大学生联盟网,大学生社会实践投稿平台

童心启航盐为介,古艺新承海作帆 ——高塘岛假日学校首日开启海韵启蒙之旅

七月的海风轻抚高塘岛,浪涛声里,一场跨越古今、联结心灵的海洋文化启蒙悄然绽放。7月14日,宁波大学滴水行动之海韵文耕小分队与高塘学校学子共赴“童心启航盐为介,古艺新承海作帆”之约,在假日课堂的初次碰撞里,传统的盐文化与现代教育理念交织,浸润出别样生动的海韵第一课。
  破冰初遇,童心启航
  活动在“初相识”破冰课的轻松氛围中拉开序幕。志愿者老师们设计了丰富多样的破冰游戏,姓名接龙、海岛寻友,这些互动环节让孩子们打破陌生壁垒,友谊之舟正式启航。
  在“名牌制作”环节,同学们用白纸和水彩笔尽情发挥创意,制作出独一无二的个性名牌。有的画上喜欢的卡通形象,有的用鲜艳的色彩写下名字,一张张名牌成为了大家展示自我的“名片”。而“会动的自我介绍”游戏更是将氛围推向高潮:所有人围成圆圈,每人依次说出名字并搭配一个标志性动作,其他人则鼓掌欢呼“欢迎xxx”,再集体模仿其动作。一个简单的互动,让陌生感在欢笑中消散,教室里满是轻松的笑语。

  盐田探秘,千年技艺新说
  科学课上,老师以象山花岙岛的盐场导入,揭开象山千年晒盐技艺的神秘面纱,带来了象山海盐文化的故事。宁波象山三面环海的地理优势、充足的光照与季风,造就了天然的海盐产区;当地饮食中,海盐为海鲜提鲜,腌制品更是离不开盐的保鲜功能;民俗里,新房上梁撒盐祈福、渔船出海前船头撒盐求平安的传统,都让同学们感受到盐在生活中的文化分量。科学与文化的碰撞,让“盐”这个平凡的物质变得生动而厚重。“盐放进水里会去哪里?”带着这个问题,同学们走进了探究世界。大家化身“小小科学家”,通过对比实验探索影响溶解的秘密:搅拌是否能加速溶解?温度对溶解速度有何影响?糖和沙子能像盐一样“消失”吗?
  实验中,同学们分组操作,认真记录:搅拌的盐水比静置的盐水溶解更快,热水中的盐比冷水中的盐消失得更早,而沙子始终沉在水底——这些直观的发现让大家明白了“溶解”的含义,也初步认识了“饱和溶液”“溶解度”等科学概念。

  女巫实验室,唤醒心灵想象力
  午后心理课变身魔法工坊。“你最怕被激发的情绪?”在“女巫与毒药”心理课上,同学们在纸条上写下自己的“情绪毒药”,通过趣味游戏探索内心的情绪软肋。当说中“毒药”后,大家便一起分析背后的原因,同学们不仅学会了理解情绪的合理性,更找到了应对的方法。
  安全知识讲解同样干货满满。“防溺水六不准”“火灾逃生技巧”“街边小吃的潜在风险”“交通信号灯与骑行安全”……从水域到火场,从饮食到出行,小分队用清晰的案例和实用的方法,为同学们筑起了一道安全防线。

  盐粒生花,创意赋能传承
  “立体盐画”的制作让同学们体验了艺术创作的乐趣。在黑色卡纸上勾勒雪花轮廓,涂上白胶,撒上盐粒,再用稀释的水粉颜料点涂,颜色自然晕开,形成独特的渐变效果。盐画表面粗糙的纹理、凸起的线条,让每一幅作品都独一无二。
  这不仅是一次手工创作,更是对“盐”的再认识:从科学实验中“消失”的盐,到文化故事里有温度的盐,再到艺术作品中绽放美感的盐,这个平凡的物质串联起了知识、文化与创意。

  尾声:盐迹未干,梦已启程
  初见的时光短暂却充实。从破冰互动中建立的信任,到科学探究中点燃的好奇,从心理游戏中收获的理解,再到安全课堂里筑牢的防线,高塘学校与宁波大学教师教育学院滴水行动之海韵文耕小分队的第一次相遇,已然奏响了“共赴成长”的序曲。这场初见不是终点,而是一段充满期待的旅程的开始。当文化传承与童心创意碰撞,最平凡的盐粒亦可折射出璀璨光芒。
作者:叶范玙辰 来源:宁波大学教师教育学院
发布时间:2025-07-14 阅读:
社会实践推荐
  • 书香播种童趣,昆虫记里寻知
  • 书香播种童趣,昆虫记里寻知
  • 《昆虫记》展开了深入浅出的解读。从书名解析入手,将“昆虫”近日,淮韵书香播种团联合520志愿者爱心联盟精心策划并举办了一场别开生
  • 07-14
  • 雪域丹心映红色,青春薪火永传承
  • 雪域丹心映红色,青春薪火永传承
  • 2025年7月,曲阜师范大学"统忆烽火队"赴孔繁森纪念馆开展红色文化调研。实践队员们通过参观珍贵实物、聆听讲解,深刻感悟孔繁森同志扎
  • 07-14
  • 桂工学子灌阳实践:探寻油茶非遗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