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通讯员 李幸萱 伍鑫 廖颖 陈一凡)7月12日,吉首大学旅游与城乡规划学院“心系旅农”社会实践团为湘西花垣县边城镇中心小学的孩子们开设了一堂性知识普及课程,旨在填补当地青少年儿童性教育的空白,为其健康成长筑牢坚实防线。
实践团摒弃了传统说教模式,将课程设计为“生命探索之旅”。志愿者通过身体构造图片帮助儿童认知生理结构,用角色扮演模拟应对危险场景,借绘本故事传递平等与尊重的价值观,引导孩子们正确认识身体器官,了解身体变化规律,学会识别和防范性侵害,树立尊重他人、平等对待不同性别的观念。志愿者们还巧妙运用“我们的身体像小花园,需要好好守护”等童趣语言,将敏感话题转化为自然对话,让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接受知识。

(图为志愿者在女生班授课 李幸萱摄)

(图为志愿者在男生班授课 曾梦怡摄)
这场实践的深层意义,在于直面乡村教育中长期存在的“结构性缺失”。受传统观念束缚与资源限制,性教育在乡村常被简化为“防早恋”或“禁谈性”,而儿童真正需要的自我保护知识、性别平等意识却长期缺位。实践团指导教师指出:“性教育的本质是生命教育,它关乎儿童如何认识自己、尊重他人、建立健康人际关系。”这种认知的转变,比单纯的知识传递更为关键。
此次性知识普及课程,既是落实乡村振兴战略中“教育先行”要求的生动实践,也是践行健康中国行动在基层的微观映射。吉首大学“心系旅农”社会实践团将持续发力,继续书写属于他们的支教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