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8日,皖西学院外国语学院“科技绘就七彩梦,双语传扬华夏美——智慧课堂进社区”暑期实践团队在六安市月亮岛社区,为孩子们带来最后一节别开生面的“金色职业小课堂”。依托专业双语教学优势,实践团成员刘晓蕊、陈灿通过趣味互动与情景体验,带领社区儿童探索职业世界,在幼小心灵播撒梦想的种子。
道具体验点燃职业初印象
“Firefighter!消防员!”随着稚嫩的英文跟读声响起,课堂进入沉浸式体验环节。当志愿者捧出鲜红的消防头盔时,孩子们瞬间睁大了眼睛。二年级学生刘子牧第一个举手,在老师协助下试戴头盔,小手轻抚帽檐的徽章:“原来消防员的帽子这么重,他们救火时真勇敢!”道具传递间,头盔承载的重量转化为对职业的具象认知。

图为小朋友举手拼读职业英语单词。程唐和子 摄
双语情景激活学习热情
课堂以“职业探索三部曲”展开:主讲老师首先用图文并茂的卡片教授警察(police)、医生(doctor)、农民(farmer)等职业英文词汇;随后播放精心剪辑的实景短片,展示消防员攀爬云梯、医生急诊救治等真实场景;最后进入角色扮演高潮环节。当老师举起听诊器,孩子们争相模仿医生问诊动作。三年级的吴梓淇将听诊头轻按在同伴胸前,突然惊喜喊道:“我听到心跳咚咚响!当医生好神奇!”

图为小朋友举手上台职业表演,程唐和子 摄
梦想在对话中萌芽
“长大后我想当警察,像视频里那样帮助迷路的人。”互动结束后,五年级的张尚艺在梦想分享环节郑重说道。他的发言引发连锁反应,孩子们纷纷举手:“我要发明会治病的机器人医生!”“我想种出比人还高的超级稻子!”教室化作梦想孵化场,每个职业理想都收获热烈掌声。社区工作者在旁听时感慨:“这些孩子很少接触职业体验,今天他们眼里的光,是课堂最好的答卷。”
“职业认知是生涯教育的起点。”团队负责人王凌紫阐释课程设计理念,“我们选择消防员、医生等基础职业,就是要让孩子们理解平凡岗位的不凡价值。”志愿者刘晓蕊在课后笔记中写道:“当孩子把听诊器贴近胸口,那瞬间的惊奇表情让我确信——一颗关乎未来的种子正在破土。”

图为小朋友们画出的理想职业。程唐和子 摄

图为小朋友们职业绘画大合照。徐林 摄
随着《金色职业梦想卡》分发到每个孩子手中,月亮岛社区七彩智慧课堂画上句点。皖西学院外国语学院实践团队以语言为桥,将职业启蒙融入教育脉络。这堂课的尾声并非结束,而是无数童真梦想扬帆的起点——在孩子们认真写下的梦想职业时,歪歪扭扭的英文单词,正悄然编织着通向未来的第一缕曙光。
(通讯员刘晓蕊陈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