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联盟网,大学生社会实践投稿平台

渝沪青年乡校相遇 戏剧赋能山区教育 ——重师与上戏志愿队共探山区教育创新路径

渝沪青年乡校相遇 戏剧赋能山区教育
——重师与上戏志愿队共探山区教育创新路径
7月8日,重庆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青春飞扬・融情夏乡”三下乡志愿服务队,与正在此地开展“湖光——山桥计划”的上海戏剧学院团队相遇,围绕“戏剧如何赋能山区教育”展开深度交流,两股青春力量因共同的教育理想在大山深处交汇。
“我们带来的不仅是表演技巧,更是让孩子们敢表达、会思考的方法。”上海戏剧学院团队成员说道,作为“湖光——山桥计划”的一部分,他们将在该校开展为期5天的戏剧培养,核心任务是指导孩子们排演一部普法小戏剧。从角色分配到台词设计,主要由孩子们自主完成。这一理念与徐家镇中心小学的实践不谋而合。自2023年开设戏剧兴趣班以来,在沈以东等老师指导下,学生们已能用方言改编《乌鸦喝水》《小兔子乖乖》等课本剧。“以前上课不敢举手的孩子,现在能在台上大声念台词。”沈老师表示,戏剧显著提升了留守儿童的自信心与表达能力。
交流中,上戏团队的“情境教学法”让重师队员深受启发。“不是让孩子机械模仿,而是创设情境让他们代入思考。”这其实也是戏剧与教育的融合,重师志愿者杨密也分享道,她在职业启蒙课上曾设计“八个岛屿”的戏剧化情境,有效激发了学生对职业的探索兴趣。
更触动重师队员的,是上戏团队反复强调的“戏剧是手段,不是科目”。“我们不追求专业表演,而是用戏剧打开孩子的内心。”上戏研究生说,比如排练普法剧时,他们会引导孩子结合村里的真实案例改编剧情,“让戏剧成为连接课本与生活的纽带”。这一观点与重师志愿服务队“深耕乡土、赋能成长”的三下乡宗旨高度契合。
“没想到能在这么偏远的山村,遇到同样想用教育改变孩子的伙伴。”在交流的尾声,重师队长不禁感慨。上戏团队带来的专业指导,与重师团队熟悉的乡土学情碰撞出火花。
这场意外的相遇,不仅是教育方法的交流,更是当代青年责任担当的生动写照——从黄浦江畔到大巴山区,跨越千里的青春力量,正以不同方式回应着山区教育的需求。渝沪青年共鸣于心:教育从无地域之分,能让大山里的孩子眼中有光,就是我们共同的追求与答案。
记者:杨璐僮
摄像:陶涵
 
作者:杨璐僮 来源:重庆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青春飞扬·融情夏乡“
发布时间:2025-07-09 阅读:
社会实践推荐
  • 大手牵小手,暖教助成长
  • 教育帮扶,是点亮乡村孩子梦想的星光;真情陪伴,是连接心与心的桥梁。为积极响应国家号召,以满足社会教育资源需求,2025年7月8日,“
  • 07-09
  • 节奏跃动心灵,歌声燃起热爱 ——记重庆师范大学初等教
  • 大手拉小手,云端筑童梦 ——记重庆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
  • 青春足迹踏乡野,民访心声传千里
  • 2025年7月8日,重庆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青春飞扬·融情夏乡”志愿服务队走进巫溪县徐家镇塘垭村,志愿者们拜访当地民众,旨在深入了
  • 0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