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联盟网,大学生社会实践投稿平台

校地共启“夏乡”课,心“交”爱“传”育新苗 ——记重庆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青春飞扬·融情夏乡”暑期“三下乡”志愿服务队逸师公益爱心课堂开班仪式

校地共启“夏乡”课心“交”爱“传”育新苗
——记重庆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青春飞扬·融情夏乡”暑期“三下乡”志愿服务队逸师公益爱心课堂开班仪式
7月6日上午,重庆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青春飞扬·融情夏乡”暑期三下乡志愿服务队于徐家镇中心小学开展逸师公益爱心课堂开班仪式。徐家镇中心小学廖尊位校长、徐家镇中心小学大队辅导员谭燕老师及重庆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辅导员赵建老师等人员参与仪式。
教育是心的交流
在徐家镇中心小学校长廖尊位老师和小朋友贺梦婷的讲话中,他们以饱满的情绪表达了对于重庆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志愿服务队的热烈欢迎。小朋友贺梦婷的用语稍显稚嫩但情感真挚。首先表达了对于这些哥哥姐姐们再次到来的期待与感动,再回顾此前她报名参与逸师公益爱心课堂的经历,将这些美好的回忆比作“天上的星星”,并对这些小老师们的课程与笑容印象极为深刻,它们“像种子在我心里深根发芽”。校长廖尊位表达了对于重庆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的感激之情,感谢他们“不仅带来了知识与能力”,更感谢他们“教会了小朋友们怎么做事、怎么做人”。
在小老师代表彭竹君的发言里,我们能够看到重庆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志愿服务队为当地如此重视的原因。“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如果你在课堂上有任何奇思妙想,都可以大胆举手发言;如果你在生活中遇到小烦恼,随时可以来找我们聊天。”正是志愿队队员们这样将自己放在如朋友般位置的“心”的交流,才让教育传递知识并点燃希望的意义具像化,才让徐家镇中心小学的全体师生们动容。
教育是爱的传递
小老师代表彭竹君同学的发言中,对此次爱心课堂中创新课程的创设及巫溪红色文化的挖掘的新变化的阐述引人注目,而其中更基本的是不变的对“爱”的追求,对“知识的星火”与“真诚的陪伴”的延续。
因为这样的“爱的传递”,报名参与爱心课堂的小朋友数量不断增加:今年已增至3班;因为“爱的传递”,贺梦婷小朋友以重庆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的志愿队队员们为榜样,“要努力学习,成为像哥哥姐姐那样有知识、有梦想的人”;因为“爱的传递”,校长廖尊位老师语重心长地讲到徐家镇中心小学的同学们要“认真学习重庆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的品行与精神”,“为社会作出贡献”,将这份传递而来的爱再进一步传递出去。
教育从来都不是单向的灌输,而是双向的成长。志愿者们在传递知识中收获感动,孩子们在收获关爱中种下梦想。在“夏乡”的课堂里,学院志愿团队会接续传承奉献精神,依托专业知识,用“心”与“爱”谱成最美妙的教育乐章。
记者:张驰
摄影:李梦珂、陶涵
 
作者:张驰 来源:重庆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青春飞扬·融情夏乡”
发布时间:2025-07-07 阅读:
社会实践推荐
  • 青春赴乡启新程,逸师筑梦育青苗
  • 7月6日上午,重庆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青春飞扬·融情夏乡”志愿服务队在徐家中心小学操场举行了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逸师公益
  • 0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