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联盟网,大学生社会实践投稿平台

一馆藏尽巫溪史,三下乡传赤子心

一馆藏尽巫溪史,三下乡传赤子心
2025年7月6日,重庆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青春飞扬·融情夏乡”志愿服务队来到巫溪县博物馆,通过深入了解巫溪地理风貌、人文底蕴与红色记忆,解码前年文脉,传承红色基因,为后续开展乡村实践积累地方素材。
进入巫溪博物馆,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巫溪所处的地理位置图,巫溪地处渝陕鄂三省交界,素有“一脚踏三省”之称,而鸡心岭正是这一区位的生动象征,民间流传“野人身边,国家中间”的俗语,既形容此地曾因偏远被误传有“野人”踪迹,更凸显其扼守三省咽喉的战略地位——如鸡心般嵌在祖国腹地。
随讲解深入,队员们通过立体模型直观感受巫溪地貌:北有大巴山支脉横亘,南靠巫山山脉,峡谷与盆地交错,形成“七山二水一分田”的格局,而这种独特地貌孕育了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巫溪是秦巴山区重要生态屏障,境内红池坝国家级森林公园、大官山自然保护区栖息着珙桐、林麝等珍稀动植物,堪称“天然物种基因库”。馆内红池坝、大官山、灵巫洞等著名景区的图片,让队员们对“立体生态博物馆”的称谓有了具象认知。
“一泉流白玉,万里走黄金”,这句《巫溪赋》里的描述,说的正是巫溪的“盐”脉。通过一组青铜制盐工具,讲解员引出了“千年盐都”的辉煌历史。徐雷写的《巫溪赋》里,用“巴夔之喉,庸蜀之门”说清了巫溪的人文地位。博物馆里复原了古时候人们用“绞篊”运盐卤的场景,由此形成的“绞篊节”;“巫文化”展区摆着相关的器物,能看出巫溪是巫文化的重要发源地。“巫”的意思是人与自然沟通的使者,巫咸文化、悬棺葬俗,还有“白鹿引泉”的神话,都记录着先民对天地的敬畏和当地文明的起源;最后的红色展区,展示了1948年川东游击队在巫溪战斗的历史。作为主要战场,这里留下了当年的作战地图等东西。陈昌秀带领队伍在大官山突围,最后牺牲了,她“为乡亲争自由”的话,体现了巫溪人的血性,而巫溪一直保持着“坚韧不拔、敢为人先”的精神。
通过对巫溪博物馆的参观学习,志愿者们将在后续的教学设计中融入巫溪的文化与精神,传承这份跨越千年的文化自信。
记者:余楠欣
摄影:陶涵
 
作者:余楠欣 来源:重庆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青春飞扬·融情夏乡“
发布时间:2025-07-07 阅读:
社会实践推荐
  • 一馆藏尽巫溪史,三下乡传赤子心
  • 2025年7月6日,重庆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青春飞扬·融情夏乡”志愿服务队来到巫溪县博物馆,通过深入了解巫溪地理风貌、人文底蕴与红
  • 07-07
  • 墙绘润童心,教育传乡音
  • 2025年7月6日,重庆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青春飞扬·融情夏乡”志愿服务队走进巫溪县徐家镇塘垭村中心小学,开展墙绘实践活动。此举旨
  • 07-07
  • 墙绘传薪火,五载向新行 ——记重庆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
  • 追寻红色足迹,传承英烈精神——武昌工学院艺术设计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