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联盟网,大学生社会实践投稿平台

踏遍岭云寻古道遗韵,拾得霞色绘红史新章 ——记重庆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青春飞扬·融情夏乡”暑期“三下乡”志愿服务队解码鸡心岭乡情、红色文化

踏遍岭云寻古道遗韵拾得霞色绘红史新章

——记重庆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青春飞扬·融情夏乡”暑期“三下乡”志愿服务队解码鸡心岭乡情、红色文化
7月6日下午,“青春飞扬·融情夏乡”暑期“三下乡”志愿服务队整队出发,驱车驶向渝陕鄂交界处的鸡心岭。此行以“探寻自然国心文脉,传承边界乡红基因”为主题,旨在深入挖掘这座海拔1890米界山的双重文化内涵——既追溯巫盐古道的千年乡情印记,亦重走红三军战斗遗址,解码贺龙部队入川的红色历史脉络。尽管山风裹挟着雨后寒意,志愿者仍按既定计划前行,一场融合地理探秘与文化寻根的实践之旅正拉开序幕。
沿路上,志愿者发现红三军战斗遗址赫然在望。1932年12月,贺龙率领的红三军主力在此突破国民党军防线,凭借“一线天”的险峻地势,以少胜多击溃敌军。志愿者沈思晨驻足良久:“红军真厉害!他们用生命开辟道路,这份精神应当被铭记。”
抵达鸡心岭主峰,“一脚踏三省”的界碑巍然矗立。此处地处渝陕鄂交界处,不仅是长江与汉江的分水岭,更因山脊轮廓酷似心脏,被地理学家誉为“自然国心”。志愿者们脚踏重庆巫溪、陕西镇坪、湖北竹溪三地界石,真切感受“鸡鸣三省闻,一步跨九州”的独特魅力。明清时,巫盐古道从这里穿行,背夫们踩着石板路,把巫溪井盐运往三省,踏出了‘盐巴一响,黄金万两’的商道传奇。
鸡心岭的古道遗韵与红色血脉不仅让志愿者们触摸到了历史的厚重温度,更在他们心中种下了传承与创新的种子。他们纷纷表示,要将鸡心岭所承载的开拓进取的古道精神、无私奉献的红色基因融入到乡村振兴实践中。未来,他们将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投身基层,用青春的智慧和力量,推动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助力乡村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在新时代的广阔天地中书写属于青年一代的奋斗篇章。
记者:彭竹君
摄影:曾馨慧
 
 
作者:彭竹君 来源:重庆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青春飞扬·融情夏乡”
发布时间:2025-07-07 阅读:
社会实践推荐
  • 墙绘传薪火,五载向新行 ——记重庆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
  • 红心彩绘实践团调研茗禾茶业:探索茶产业赋能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