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心共护青山绿数智绘就生态章”数字经济学院青年数智教育志愿服务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纪实
当数智技术叩开生态教育之门,当传统智慧邂逅现代环保理念。2025年7月4日,数字经济学院青年数智教育志愿服务队在泸州叙永县兴隆社区开展“童心共护青山绿,数智绘就生态章”主题活动。活动依托学院虚拟现实(VR)技术优势,构建“VR+数智大讲堂”与“技能+N数智小学堂”双轨融合科普模式,围绕生态环保知识普及与艺术表达能力提升两大主线,打造沉浸式、互动式的环保教育新范式。
VR+数智大讲堂:科技赋能环保教育,让环境“清”起来
“VR+数智大讲堂”通过虚拟现实技术还原真实环境场景,将抽象的生态知识转化为可感可知的沉浸体验,帮助孩子们建立科学系统的环保认知。
在垃圾分类模拟课堂中,孩子们佩戴VR设备,进入1:1还原的家庭生活空间,需在限定时间内完成20余种垃圾的分类投放,系统实时反馈正确或错误操作的影响:错误投放会触发土壤污染动画演示,正确分类则展示资源化处理流程。在VR尘肺病防治模块中,孩子们“走进”矿山作业现场,观察粉尘扩散路径,并通过设备感知呼吸阻力变化,直观理解工业污染对健康和环境的双重危害。此外,VR污水治理培训系统以动态粒子模拟污水处理全过程,当小朋友调整参数使水质达标时,清澈水流的画面与欢呼声同步,这样的正面反馈极大地激发了孩子们主动参与环保、改善环境的责任意识。
技能+N数智小学堂:实践培育生态理念,让责任“行”起来
“技能+N数智小学堂”,通过角色扮演、手工创作等方式,将所学理念转化为实际行动与艺术表达。
在环保手工创作活动中,孩子们充分发挥想象力与创造力,在帆布袋上和t恤上描绘出一幅幅生动的生态主题图案:有的画出戴着口罩的地球,眼中泛着泪光,呼吁大家减少污染、保护家园;有的用五彩颜料绘制垃圾分类小卫士,守护蓝天绿地;有的绘制戴着帽子的可爱机器人,寓意科技与自然和谐共生。“生态手印”环节——每位孩子都郑重地按下靛青指印,一排排手印连成一片象征绿色希望的“手印山脉”。最后孩子们高举绘满生态愿景的手提袋,在“3、2、1”的快门声中绽放笑容,小朋友将绘画图案对准镜头,齐声说出“保护生态,从我做起”的宣言。这一刻,不仅定格了孩子们纯真的笑容和美好的愿望,也仿佛将这份关于环保的承诺传递到了更远的地方,播种在更多人的心田之中。
这场融合科技启蒙与艺术表达的生态教育实践,不仅让孩子们掌握了环保知识,更让他们在动手创作中提升了审美素养与社会责任感。科技之光点亮绿色梦想,艺术之美滋养生态情怀,生态文明的种子已在童心中悄然生根,将在行动中绽放出蓬勃的生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