蓼花绽彩,扎染润童心——安徽理工大学志愿服务队非遗传承实践
蓼花绽彩,扎染润童心
——安徽理工大学蓼花知行志愿服务队非遗传承实践
“素帛裁云意,扎染绘春秋。”当古老非遗技艺邂逅童真,文化传承便有了生动注脚。2025年7月5日,安徽理工大学蓼花知行志愿服务队走进广德市新杭镇中心小学,以“非遗扎染进校园”实践课程为载体,让扎染这门沉淀千年匠心的民间技艺,在青少年指尖焕新,架起传统与青春对话的桥梁 。
图为同学们的扎染成果展示 王梓仰摄
课堂之上,志愿“蓼花”开讲。志愿者化身为非遗文化“引路人”,梳理扎染技艺从历史深处走来的脉络,拆解扎、绑、染、拆等工序的奥秘,结合环保染料演示,将古老工艺与现代理念交融。孩子们眼神明亮,听讲解时凝神,动手操作时专注,素帛在指间缠绕、翻转,把想象化作图案雏形。遇到困惑,志愿者俯身答疑,以耐心守护童真对非遗的初体验。随着染料浸润,素帛晕染出流云、繁花般的纹彩,每一抹色泽,都是童心与传统文化碰撞的火花。课程尾声,孩子们捧着亲手创作的扎染作品,与志愿者并肩合影,笑靥与染布飘彩相映,定格成“文化共传承”的温暖画面 。
图为同学们听志愿者老师认真讲课 王梓仰摄 非遗传承,青春接力行。扎染不只是技艺,更是民族文化记忆的载体。此次活动,蓼花知行志愿服务队以实践为笔,让青少年触摸到传统工艺的温度,在心底播下传承的种子。未来,服务队将继续以“蓼花”为号,深耕非遗进校园、进基层,讲好文化传承故事,以青春力量厚植文化自信,让千年扎染技艺在时代流转中,如蓼花般绽彩不息,照亮非遗传承的青春征途 。
图为志愿者与同学们的合影 王梓仰摄
作者:吴婷 来源:安徽理工大学“蓼花知行”志愿服务队
发布时间:2025-07-05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