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联盟网,大学生社会实践投稿平台

扎根石壕担使命 同心共筑振兴梦—壕Young青春乡村振兴促进团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初探行

  为积极呼应政策导向,深入贯彻中央关于“三下乡”活动需“更对路、更有效”的明确要求,并紧密契合习近平文化思想内涵,2025年7月2日,重庆移通学院大数据学院“壕Young青春”乡村振兴促进团的志愿者们满怀热忱与担当,毅然踏上前往重庆市綦江区石壕镇响水村的征程。此次活动意义深远,旨在切实践行国家战略使命,全面落实乡村振兴战略部署,通过为期七天的志愿活动,为石壕镇响水村注入发展活力、提供切实帮助,同时让镇上的老人与孩童深切感受到社会的关爱与温暖,传递社会正能量。
  
  
  
  朝阳启程,誓言铿锵
  
  上午8:30,重庆移通学院校门石碑前,“‘壕Young青春’乡村振兴促进团”的旗帜在微风中猎猎招展,于晨光映照下格外醒目。两名指导老师朱芷萱、甘艳平带领着15名身着统一服装的志愿者,齐声喊出“战壕遗址忆往昔,沃野新程绘振兴”的响亮口号,正式开启此次乡村振兴征程。车辆一路平稳前行,历经约三个小时的行程后,在万隆小学王老师的悉心引导下,团队顺利抵达教师旧宿舍并迅速完成内务整理。随后,在王老师的带领下,团队前往响水村党群服务中心,与张书记展开交流。
  
  
  
  文化溯源,乡村发展
  
  响水村党群服务中心交流会上,张书记与指导老师们及志愿者们围坐一堂。张书记介绍道,响水地域历史悠久,当地分布着多个水库,且被列为国家一级水源保护地。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石壕镇响水村积极打造党建品牌,扎实开展服务群众工作。谈及现实困境,张书记指出村民社保线上办理率较低、留守儿童厌学率较高等问题,并提出期望:“大学生三下乡活动,要助力提高老人办理线上社保的效率,帮助解决石壕村留守儿童的厌学问题,同时增强村民的森林防火意识。”针对志愿者及指导老师提出的关于苗族文化、特色产业发展等多个问题,张书记逐一进行了详细解答。
  
  
 
  
  
  破茧成蝶,逆境磨砺
  
  指导老师们与志愿者们在旧教师宿舍楼召开列会,围绕未来六天的工作规划与活动特色展开深入探讨。结合张书记在座谈会上提出的需求与期望,老师们提出要细化工作方案,针对提升老人线上社保办理效率,计划组织志愿者开展一对一辅导;对于解决留守儿童厌学问题,拟安排趣味课堂与心理疏导活动;同时,为增强村民森林防火意识,将制作宣传手册并开展知识讲座。在突出活动特色方面,大家一致认为融入特色产业发展调研,通过举办产业体验等活动,让“三下乡”活动既有深度又具亮点。
  
  
  
  第一天三下乡让志愿者明白"这坎实践不是终点,而是青年与乡村双向奔赴的新起点。"志愿者们带回校园的不仅是调研数据,更是一颗颗扎根大地的种子,未来希望他们将专业学习与社会服务相互交融,生长出更为丰硕的果实。
  
  撰稿人/吴京晏
  摄影/蒋雪、张酉军、白立溪、袁曼琪
作者:吴京晏 来源:重庆移通学院大数据学院“壕Young青春”乡村振兴促进团
发布时间:2025-07-03 阅读:
社会实践推荐
  • 暑期社会实践——我院党委书记徐志强带领学院师生赴云
  • 外国语学院2025年 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系列报道
  • 七彩假期暖童心,专业陪伴护成长 —河南科技大学园艺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