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了解大连市无障碍设施建设现状,增强公众对视障群体的关怀。2月18日至22日,大连理工大学环境学院“心”期望·无障“爱”实践团开展了一场以“探索视障世界,传递温暖与理解”为主题的调研活动。
“实地体验 + 深度思考”双轮驱动,切身体会视障群体困境,积极探寻改善路径。 城市,是人们生活的栖息地,本应是所有人共享便利的空间。然而,在繁华与便捷的背后,视障群体却面临着诸多出行与生活的难题。
实践团成员怀揣着对社会的责任感,从劳动公园出发,向行人分发海报,开启关于无障碍社会的讨论。在大连图书馆的无障碍阅览室,盲文读书器等设备为视障人士打开了知识大门,也激发了成员们对提升无障碍阅读便捷性的思考。
为切身体会视障群体难处,实践团成员蒙上双眼,模拟视障人士出行,在城市街道中摸索前行。从柏威年商场到火车站,由东港到海事大学,我们能感受到了无障碍设施的点滴进步,也察觉到部分盲道被占等突出问题,深刻体会视障群体出行的不易。
在盲人按摩店,实践团成员与两位盲人师傅亲切交流。王师傅用歌声展现乐观的生活态度,店主用坚韧诠释不屈的人生,令实践团成员深受触动。
“
深入对话 + 携手共建”双措并举,聆听视障群体心声,凝聚多方力量共促发展。 全面构建包容社会,为特殊群体提供平等的生活环境,是社会发展的重要任务。大连视障促进会会长文世鹏、无障碍促进会秘书裴育与实践团进行了深刻交流,分享了在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共同探索无障碍建设的新路径。
此外,实践团与大连市无障碍建设促进会、太阳谷华夏学校携手举办了“筑无碍世界,展青春担当”活动。学生们积极讨论,从对无障碍建设的懵懂认知,逐渐转变为积极思考、踊跃建言,为无障碍建设注入新活力。
“线下实践 + 线上传播”双管齐下,广泛普及
无障碍知识,营造全社会关注的良好氛围。 在信息传播迅速的今天,让更多人了解无障碍建设的重要性,提升公众对特殊群体的认知,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关键。
线下,实践团与视障人士面对面交流,与不同群体共同探讨无障碍建设,让视障群体的生活现状得到社会广泛关注。线上,实践团采访多位视障人士,整理关于视障人群常见的疑问并分享出去,让更多人从“第一视角”了解视障群体的世界。

“心”期望·无障“爱”实践团将自身的体验与思考转化为推动社会进步的动力。未来,我们要继续在助力无障碍建设的道路上前行,为视障群体点亮希望之光,让他们在追求美好生活的道路上走得更稳健、更长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