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联盟网,大学生社会实践投稿平台

下乡助力:点亮乡村环境卫生“希望星”

中国青年网天津1月24日电(通讯员 赵涵)在1月19号,曲阜师范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烯”望如初实践队奔赴小淀村,开启了一场为期4天的环境卫生整治实践之旅。此次行动旨在切实改善乡村环境状况,为当地居民营造更为宜居的生活空间。
筹备,全方位筑牢根基
行动开启之前,实践队进行了大量的筹备工作。他们通过与当地政府部门沟通,获取了关于小淀村详尽的环境资料,包括村庄面积、人口分布、现有垃圾处理设施以及过往环境卫生治理的相关记录。依据这些信息,实践队对村庄的卫生状况有了初步的整体认知,精准定位了几个垃圾易堆积且清理难度较大的重点区域,如村西头的废弃河道、村南的老旧集市周边以及村北的一片闲置荒地。
在此基础上,队员们着手准备实践所需物资。定制了涵盖各类常见垃圾识别、日常清洁小妙招等实用信息的宣传手册,共计100余份,其图文并茂的形式便于不同年龄段村民阅读理解。同时,配备了充足的清洁工具,大型的有用于垃圾清运的农用三轮车、用于深挖陈年垃圾的铁铲,小型的包括便于夹取细小垃圾的长柄夹子、可重复使用的环保垃圾袋等,为后续实地作业做好充分保障。

图为实践队员进行路面清扫。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赵涵 供图
实干,攻坚环境脏乱顽疾
初入村庄,团队成员便依据既定计划迅速展开行动。他们分成三个小组,同步推进清洁工作。第一小组直奔废弃河道,这里由于多年无人管理,河道内淤泥堆积,夹杂着大量生活垃圾,塑料瓶、破旧衣物、腐烂的菜叶肆意散落。队员们穿上雨靴、戴上手套,手持铁铲与打捞网,先将漂浮在水面的垃圾打捞上岸,再一铲一铲地清理河道淤泥中的垃圾,装满一袋又一袋,由专人负责搬运至临时垃圾堆放点。
第二小组聚焦老旧集市周边,集市虽仅在特定日子热闹,但平日里遗留的垃圾问题不容小觑。摊位附近油污遍地,食品包装袋随风飞舞,队员们先用洗洁精、刷子等工具清理地面油污,再沿着集市街道清扫杂物,对于一些张贴在墙壁、电线杆上的顽固小广告,他们喷上自制的环保除胶剂,小心翼翼地用刮刀铲除,恢复墙面整洁。
第三小组负责闲置荒地的清理,荒地上杂草丛生,建筑垃圾、废弃农具随意丢弃。队员们挥舞着镰刀割除杂草,徒手搬运体积较大的建筑垃圾至空旷处集中摆放,以待后续统一清运。他们还利用在专家培训中学到的土壤改良知识,对部分污染土壤进行初步处理,播撒下一些能够净化土壤的草籽,为荒地的后续复绿做准备。
在劳作过程中,队员们与村民的互动交流也未曾间断。当遇到正要将垃圾随意倾倒在路边的村民时,队员们会礼貌地上前劝阻,递上宣传手册,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向村民讲解垃圾分类的好处以及正确的处理方式,引导村民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图为实践队员进行环境打扫。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赵涵 供图
引领:播撒环保理念火种
改善环境,观念先行。团队深知仅靠一时的清洁行动难以实现乡村环境的长久提升,因而大力开展环保知识普及工作。他们利用村里的广播系统,播放了精心录制的环保知识音频,内容涵盖日常生活中的节水节电窍门、如何减少一次性用品使用、厨余垃圾的简易堆肥方法等,让环保之声传遍村庄的每一个角落。
同时,团队在村庄的中心广场设立固定的环保知识宣传点,摆放各类制作精良的展板。展板展示了因环境污染导致生态恶化的对比图片,如清澈溪流与被垃圾污染后散发异味的污水沟、绿意盎然的山林与因乱砍滥伐变得荒芜的山地等,直观的视觉冲击吸引众多村民前来观看。队员们还在现场设置咨询台,随时解答村民提出的环保问题,对于一些积极参与互动的村民,送上印有环保标语的围裙、手帕等小礼品,激发村民的参与热情。
此外,团队还组织了多场环保主题的趣味活动,如环保知识竞赛、垃圾分类小游戏等。竞赛以家庭为单位报名参加,题目围绕村民日常生活中的环境问题展开,获胜家庭可获得实用的环保生活用品套装。垃圾分类小游戏则设置模拟的垃圾分类场景,让村民现场动手将各类垃圾卡片投放到相应的垃圾桶内,在游戏中加深对垃圾分类知识的掌握。
随着实践活动的结束,小淀村呈现出焕然一新的面貌。村庄道路干净整洁,河道恢复了部分清澈,闲置荒地得到初步整治,更重要的是,村民们的环保意识有了显著提高。许多村民开始自觉将垃圾进行分类投放,孩童们在玩耍时也会主动捡起地上的纸屑,形成了人人参与环保的良好氛围。这支社会实践团队悄然离去,但他们为乡村环境卫生带来的改变正持续绽放光芒,为乡村的可持续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图为实践队集中清扫垃圾。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赵涵 供图
 
作者:大学生联盟网 来源:大学生联盟网
发布时间:2025-02-06 阅读:
社会实践推荐
  • 通大学子归桑梓,旧梦新言启学途
  • 通大学子归桑梓,旧梦新言启学途
  • 1 月 19 日,通大回响・实验宣讲团响应南通大学寒假实践号召,回海门实验学校开展招生宣讲。筹备时,成员与老师确定时间地点,制
  • 0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