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联盟网,大学生社会实践投稿平台

游古庙,思故人,传承红色血脉,赓续爱国精神

中国青年网河南1月20日电(通讯员 郭姝渝)1月26日下午,“烯”望如初实践团前往河南省安阳市汤阴县岳飞庙,开展以纪念爱国英雄岳飞为主题的参观学习活动。此次活动旨在通过实地参观,深入了解岳飞的生平事迹与精神品质,从历史中汲取养分,传承红色血脉。
 
初至岳飞庙,感受历史氛围
 
   “怒发冲冠空激烈,忠君报国自轩昂”,岳飞的故事在华夏大地千古流传,“烯”望如初实践团的成员们对这位民族英雄的事迹早有听闻。当他们抵达岳飞庙门口时,一座气势恢宏的古建筑映入眼帘。
 
   岳飞庙的重檐平缓而整齐,每一片砖瓦都像是精心排列的甲片,远远望去,恰似岳飞当年驰骋沙场时所戴的盔盖,坚固而又沉稳,承载着历史的厚重。其墙身高大坚固,威严地矗立在天地之间,犹如岳飞身披的战甲,历经风雨洗礼却依然坚不可摧,默默诉说着往昔的峥嵘岁月。而那青红相间的配色,艳丽而大气,在阳光的照耀下显得格外夺目,仿佛是岳飞率领的战旗,在历史的长河中猎猎作响,引领着正义与爱国的方向。
 
   踏入庙宇,清风拂面,带着阵阵青烟在天井中缓缓弥漫开来。这青烟,仿佛是历史的迷雾,将成员们带入了那个金戈铁马的时代,给整个庙宇增添了几分凝重与深沉的氛围。
 

图为岳飞带领岳家军出征。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郭姝渝 供图

瞻仰岳飞墓,缅怀英雄事迹
 
   实践团成员怀着崇敬的心情,沿着蜿蜒的小径前行,最终来到了岳飞墓前。在人群的簇拥中,两块墓碑静静伫立。右边一块是岳飞之子岳云的墓,岳云同样英勇善战,随父征战,却不幸与岳飞一同蒙冤被害。而位于正中更为高大、庄严的便是岳飞墓,墓前的香案上,无数洁白的菊花肆意绽放,高洁而淡雅。这些白菊是后人对岳飞的无尽缅怀与追思,它们在微风中轻轻摇曳,仿佛在诉说着英雄的不朽功绩。
 
   回顾岳飞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与悲壮情怀。宣和四年,岳飞毅然投身军旅,自此踏上了长达20年的沙场征战之路。他一心只为国家,渴望着有朝一日能够直捣黄龙府,痛饮敌军血,实现收复山河的壮志豪情。岳母在他背上刺下“精忠报国”四字,这不仅是母亲对儿子的殷切期望,更是岳飞一生坚守的信念与追求。
 
   自挂帅以来,岳飞率领岳家军南征北战,气壮山河,锐不可当。他们所到之处,金兵闻风丧胆。金兵曾由衷地感叹:“撼山易,撼岳家军难!”这句评价,是对岳家军强大战斗力的高度认可,更是对岳飞卓越军事才能的钦佩。然而,命运却对这位忠臣良将开了一个残酷的玩笑。绍兴十一年,岳飞被秦桧等人以莫须有的罪名陷害,含冤而死,他那尚未完成的收复山河的壮志,也随之化为泡影。
 
   如今,站在岳飞墓前,看着墓后那四座下跪的铜像,分别是秦桧、王氏、万俟卨、张俊,实践团成员们的心情久久无法平静。这四座铜像,是历史对奸臣的审判,也是对正义的无声呐喊。它们仿佛在时刻提醒着人们,历史不会忘记英雄的功绩,也不会宽恕小人的恶行。
 

图为岳飞塑像及其代表作。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郭姝渝 供图

探寻岳飞精神,汲取历史养分
 
   在参观过程中,实践团成员们留意到岳飞庙石壁上刻着的一句话:“精神内培,满腹经纶”。这句话深刻地彰显出岳飞在外修于行的同时,也十分注重内修于心。岳飞不仅仅是一位勇猛的武将,他还勤奋好学,不断提升自己的文化水平。在戎马倥偬的岁月里,他笔耕不辍,创作出《满江红·怒发冲冠》等脍炙人口的诗篇。词中“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等词句,展现其远大抱负和对时光的珍惜;“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表达了他对敌人的痛恨和收复失地的决心。这些诗篇不仅体现他深厚的文学素养,更使他的精神境界得到升华,成为文武兼修的名将。

 
图为毛泽东主席游览岳飞庙。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郭姝渝 供图

   此外,“斩除顽恶还车贺,不问登坛万户修”展现出岳飞的宽广胸怀和不凡气度。尽管他战功赫赫,却始终淡泊名利,两袖清风。他一心只为国家的安宁与富强,将个人得失置之度外,把国家利益放在首位,以国家富强作为最终奋斗目标。
 
   此次参观,实践团成员全方位、多角度深入了解了岳飞生平事迹。从岳飞的爱国情怀,到他的军事才能;从他的精神品质,到他的文学造诣,成员们获取了丰富详实的历史知识。这些知识加深了他们对岳飞的认识与理解,也让他们对中华民族的历史和文化有了更为深刻的感悟 。

 
作者:郭姝渝 来源:曲阜师范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烯”望如初实践队
发布时间:2025-02-05 阅读:
社会实践推荐
  • 青农力量注入瑞航:以智慧赋能,掀农业发展浪潮
  • 农大学子实践行:走进三元朱村,探寻振兴样本
  •  青农学子实践启新程:探寻寿光路,传承农脉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