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联盟网,大学生社会实践投稿平台

青农学子实践启新程:探寻寿光路,传承农脉情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青岛农业大学的青年学子利用寒假时间走进乡村、深入田间地头,了解农业农村发展情况,培育知农爱农情怀,锻炼兴农富农本领。青岛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合作社学院)“以‘蔬’为笔绘寿光,大棚架梦启新程—赴潍坊市寿光市实践服务团”利用寒假时间对潍坊市寿光市开展实践调研。
  供销区域实现云动态
  1月12日下午,实践团成员来到了中国·寿光农产品物流园—亚洲最大的综合性农产品物流园。物流园园区占地总面积3000亩,蔬菜、水果及农副产品的年交易量可达100亿公斤,交易规模大,范围广,能在较短时间内实现蔬菜的分货和配送。团队成员率先走进交易区中的第一展厅—果品交易区,经与售卖橙子的销售商交谈后得知,标准化码放的整筐水果货品从四川、广西等外省运输至物流园区内,为保证水果在运输途中的新鲜度,保证产品品质和口感,以棉被包裹的方式减轻水果间的相互挤压与摩擦,保持水果外观的完整,延缓水果表皮老化。深入了解到,物流园区作为商品交易的中介,为供应商提供销售渠道,为消费者提供口感鲜美的果品,减少果品压货现象的存在,及时供应市场需求。物流园区的水果主要向超市和集市提供货源,建立起较为稳定的供销关系,水果的线上交易平台尚未完善。物流园园区交易数据实时呈现,园区内设有数字化电子屏幕,可实时监测和了解不同种类水果和蔬菜的货运量和交易量。
  经济管理学院(合作社学院)以“蔬”为笔绘寿光,大棚架梦启新程—赴潍坊市寿光市实践服务团 图为实践团成员与零售商交谈 王鑫珂 供图
  随后,团队成员走进精品菜交易区,物流园区内的运输车开到指定位置,园区工作人员将消费者采购的果品和蔬菜过秤装车,交易双方议好价格,刷卡交易,数据由此上传蔬菜指数采集系统,大货车随即实现由物流园“点对点”送出寿光,奔赴全国各地。在提前订好货之后,减少果品的积压过程,实现随装随走,促进货物在省市内范围的流通,实现货源的稳定供应。
  经济管理学院(合作社学院)以“蔬”为笔绘寿光,大棚架梦启新程—赴潍坊市寿光市实践服务团 图为电子交易厅局部图 冯丽雅 供图
  理货区域实现云监管
  为保障输出农产品的品质,严谨高效可追溯的理货制度是交易买卖的续力程序,是物流运输的前提条件。理货一期共包括8个地块,共658个单元,总面积13.2万平方米。在成员们参观实践的理货一区有着49个小分区,对水果、蔬菜进行“集约化、规范化、信息化”的收货检查、分类处理、标记包装、入库出库和理货陈列一系列流程。其中,理货陈列是指理货工人们将包装好的箱装蔬菜按照订单量先入先出,通过工具接力装货并等待配送。在成员们实践过程中,较为细致地探访了理货陈列青梗菜花、水果萝卜和辣椒的过程,并亲身上手体验了工具的使用与搬运的艰辛。
  经济管理学院(合作社学院)以“蔬”为笔绘寿光,大棚架梦启新程—赴潍坊市寿光市实践服务团 图为理货员理货陈列工作图 冯丽雅 供图
  物流区域实现云配送
  寿光地利农产品物流园位于寿光市文圣街以北,黄海路以东,依托畅达物流网络,建立起物流配送中心,有利地支撑了物流高效集散与运输的需求。成员们了解到,园区内每天进出的运输车能够达到4000多辆,交易量近万吨。每天有辣椒类、豆类、菌菇类等200多种菜品发往东北、华北、西北的全国20多个省市自治区,甚至远销东南亚和俄罗斯。园区大力发展冷藏存储、冷链运输的物流配套技术,保证生鲜蔬菜能够在长途运输中新鲜完好地送至消费者的手中。最重要的,园区搭建线上平台,进行业务数据标准化运营的云交易,有效提高运输供应的连续性与稳定性。最独特的,农产品物流园辐射出了蔬菜供应体系并建立了蔬菜运销绿色通道,保障了紧急情况下可以在一天时间内将蔬菜运达全国各地的应急能力。
  “蔬菜产业,一头连着‘菜园子’,一头连着‘菜篮子’。”寿光地利农产品物流园作为以供应链一体化服务为优势的智慧物流产业园,通过稳定交易、秩序理货、高效物流有效提升了交易效率与市场稳定,辐射带动了当地区域“富口袋”又“富脑袋”。随着此模式的不断推广实现,将持续增加交易量,促进乡村振兴,为其他地区的农产品发展方向与模式提供有益借鉴。
  经济管理学院(合作社学院)以“蔬”为笔绘寿光,大棚架梦启新程—赴潍坊市寿光市实践服务团 图为全体实践成员物流园门前合影 宋明佳 供图
作者:丁奕如,冯丽雅 来源:以“蔬”为笔绘光,大棚架梦启新程—赴寿光市实践服务团
发布时间:2025-02-05 阅读:
社会实践推荐
  • 农大学子实践行:走进三元朱村,探寻振兴样本
  •  青农学子实践启新程:探寻寿光路,传承农脉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