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联盟网,大学生社会实践投稿平台

马鞍山:传承红色基因的地标

中国青年网淄博1月20日电(通讯员 郭姝渝)曲阜师范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烯”望如初实践队在2025年1月20日策划并开展了一场寒假社会实践活动,活动地点选在了淄博市淄川区的马鞍山红色景区。此次实践活动的策划基于对深入探究马鞍山保卫战历史背景与蕴含其中的爱国精神的考量。实践队在行前做了充分准备,包括查询与马鞍山保卫战相关的历史资料,对景区概况进行初步了解,制定详细的参观计划以及安排好行程中的各类事务等,以便能够充分且高效地开展实践活动。
 
参观纪念馆,感战士喜怒哀乐

     当实践队员到达马鞍山红色景区后,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景区内庄严肃穆的纪念碑。这座纪念碑如同一位无声的历史诉说者,碑体上精心镌刻的文字,细致入微地记录着马鞍山保卫战那惊心动魄的经过,以及众多英勇无畏的战士们可歌可泣的壮举。这些镌刻于碑上的文字像是一把把钥匙,打开通往那段热血岁月的大门,让队员们得以窥视当年战争的惨烈与战士们的英勇。


图为马鞍山庄严的纪念碑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郭姝渝 供图

    随后,队员们怀着敬畏之心走进了纪念馆。馆内犹如一座装满历史宝藏的宝库,大量珍贵的历史文物、各种各样的图片和详实的资料被精心收藏和展示。从战士们曾经紧握手中、用于杀敌报国的简陋武器,到指挥作战时标记着战略战术的作战地图,再到饱含战士们对家人深情厚谊的家书等,无一不丰富而全面地勾勒出马鞍山保卫战的来龙去脉与整体面貌。队员们在馆内认真地观看、仔细地记录着每一个能反映那段历史的细节,沉浸在这段厚重的历史之中。
 
体验科技展,与战士并肩作战
 
    走出纪念馆之后,实践队员迎来了一次独特的体验,那就是景区精心打造的多媒体手段重现的战斗场景。当置身其中时,逼真的音效如雷鸣般轰响在耳边,仿佛是当年战场上的枪炮声;逼真的画面栩栩如生,战士们奋勇杀敌的身影如同就在面前,使队员们仿佛穿越时空,真真切切地置身于当年那场惨烈的战斗之中。这种重现手段不仅给人以强烈的感官冲击,更让队员们深刻感受到了战争的残酷以及先辈们英勇无畏的战斗精神。
 
    之后,队员们沿着山间小道开始探寻当年战斗遗留下来的遗迹。小道蜿蜒曲折,周围的环境既有着自然的宁静,又似乎弥漫着当年战斗的硝烟气息。队员们看到那些布满岁月痕迹的断壁残垣,这些遗迹虽然历经风雨侵蚀,但依然顽强地留存着当年战斗的痕迹。每一处痕迹仿佛都在默默讲述着一段战火纷飞的故事,队员们穿梭其间,用心去感受那段被岁月尘封的历史。


图为科技重现战斗遗迹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郭姝渝 供图

与老者交流,悟马鞍山变迁之美
 
    期间,实践队员们遇到了一位老者,据说他已经在马鞍山红色景区工作十余年,对这里充满了深厚的感情。老者向队员们讲述马鞍山红色景区这么多年来的变迁:“无论是从建设还是发展方面,马鞍山都得到了大力支持。淄博市政府持续不断地加大对景区的投入,现在的景区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一个老人看着眼里,暖在心里呀。”
    诚然,实践队员们游览的一路上,经过了平坦整洁的道路、宽敞明亮的游客中心以及标识清晰的指示牌,这些设施大大提升了队员们的游览体验。
 
    听老人说,景区还积极开展多种丰富多彩的红色文化传承活动。“许多学校会定期组织中小学生前来进行研学旅行。学生们到达这里时,我们会配备专业的讲解员,会用生动而不失准确的讲述,带领孩子们深入了解马鞍山保卫战的历史内涵,引导他们走进那段波澜壮阔的红色岁月。”老人笑眯眯地为队员们讲述景区的活动。通过这些方式,红色文化在更大范围内得以广泛传播,让更多的人有机会领略到马鞍山保卫战所蕴含的伟大精神。


图为同学们去马鞍山研学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郭姝渝 供图
 
 
     总而言之,此次曲阜师范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烯”望如初实践队的实践活动,让参与其中的队员们对马鞍山保卫战有了更加直观的认识,真切地看到了那些被尘封于历史中的遗迹与故事,并深刻体会到了红色文化传承的重要性。展望未来,马鞍山红色景区将继续秉持保护与开发并重的原则,积极探索创新发展之路,从而吸引更多来自全国各地甚至是世界各地的游客前来参观学习。在这个过程中,景区将不断发挥自身在文化建设方面的积极影响力,让马鞍山保卫战的历史与红色文化的精神永远传承下去。
 
作者:郭姝渝 来源:曲阜师范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烯”望如初实践队
发布时间:2025-02-05 阅读:
社会实践推荐
  • 青农力量注入瑞航:以智慧赋能,掀农业发展浪潮
  • 农大学子实践行:走进三元朱村,探寻振兴样本
  •  青农学子实践启新程:探寻寿光路,传承农脉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