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联盟网,大学生社会实践投稿平台

大山深处的红色遗址:抗日村落井筒村

    中国青年网淄博1月30日电 井筒村是一个位于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寨里镇深山里的小村落,实践队员们希望通过深入了解井筒村的红色文化资源,探究其在红色文化传承、红色旅游发展和红色教育推广方面的实践情况,总结成功经验,为其他类似村落提供借鉴。
 
文化遗产保护和文化传承人的作用
 
    实践队员们怀着崇敬与期待的心情抵达了井筒村。初入村子,队员们就被其独特的乡村风貌所吸引。古老的建筑错落有致,宁静的小巷蜿蜒曲折,仿佛在诉说着往昔的故事。而在这看似普通的乡村风貌背后,队员们深知隐藏着丰富的红色文化内涵。


图为井筒村标志性建筑牌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郭姝渝 供图

    实践队员们发现,井筒村在红色文化遗产保护方面做出了诸多努力。当地村民在政府的引导下,积极参与到红色遗址的保护工作中。例如,村里的一些古老建筑曾经是革命时期的重要活动场所,村民们定期对这些建筑进行修缮和维护,使其得以保存完好。队员们在考察过程中看到,墙壁上的革命标语依然清晰可见,这些都是宝贵的红色文化印记。
 
    在井筒村,还有一群红色文化传承人发挥着重要作用。这些传承人大多是村里的老人,他们亲身经历过革命年代,或者是听先辈们讲述过那段历史。队员们与这些传承人进行了深入的交流,老人们热情地讲述着革命故事,从战斗英雄的英勇事迹到村民们积极支援前线的感人情节。他们通过这种口口相传的方式,将红色文化代代传承下去,让年轻一代了解村子的光荣历史。
 
红色旅游发展实践

    井筒村拥有丰富的红色旅游资源,实践队员们发现,当地政府和村民充分意识到了这一点,并积极进行旅游资源的开发。他们修缮了革命遗址,将其打造成为红色旅游景点。同时,还开发了与红色文化相关的旅游纪念品,如带有革命标志的徽章、纪念册等。这些旅游纪念品不仅具有纪念价值,还成为了宣传井筒村红色文化的重要载体。


图为淄川县抗日民主政府旧址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郭姝渝 供图

    为了吸引更多游客,井筒村不断完善旅游设施建设。队员们看到,村里修建了停车场、游客服务中心等基础设施。在通往红色旅游景点的道路两旁,设置了指示牌和路灯,方便游客游览。此外,村里还开设了一些农家乐,为游客提供具有当地特色的美食,让游客在感受红色文化的同时,也能体验到当地的风土人情。
 
 
 红色教育基地建设和教育活动开展

    井筒村积极建设红色教育基地,实践队员们考察了基地的建设情况。基地内设置了多个展厅,通过图片、文字、实物等多种形式,展示了井筒村的红色历史。这里成为了学校、企事业单位开展红色教育活动的重要场所。队员们在基地内看到,不时有学生团体前来参观学习,他们认真聆听讲解员的讲述,仔细观看展品,从中学到了很多关于革命历史的知识。


图为井筒村红色文化展馆揭牌仪式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郭姝渝 供图
 
    除了建设红色教育基地,井筒村还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红色教育活动。例如,邀请革命先辈的后代来村里举办讲座,讲述先辈们的革命故事。这些讲座吸引了众多村民和游客前来聆听,在当地形成了良好的红色文化学习氛围。同时,村里还组织青少年开展红色文化主题的征文比赛、演讲比赛等活动,激发了青少年对红色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政府引导村民参与,挖掘自身特色

    实践队员们认为,井筒村在红色文化传承、红色旅游发展和红色教育推广方面取得成功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政府引导与村民参与相结合。政府在政策制定、资金投入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而村民们则积极响应政府号召,主动参与到各项实践活动中,形成了强大的合力。
 
    井筒村能够成功发展红色文化产业,还得益于对自身特色的挖掘。他们深入挖掘红色文化内涵,打造具有特色的红色旅游产品和红色教育活动,吸引了大量游客和学习者的关注。
 
实践的意义与展望
 
    实践队员们通过对井筒村的考察研究,深刻认识到其红色实践的重要意义。井筒村的红色文化传承保护了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红色旅游发展带动了当地经济发展,红色教育推广提高了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这些实践成果不仅对井筒村自身发展有着重要意义,也为其他红色村落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在未来,队员们希望井筒村能够进一步扩大红色文化的影响力。可以加强与其他红色村落的合作交流,共同打造红色文化旅游线路;还可以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如虚拟现实技术,让游客更加身临其境地感受红色文化。队员们相信,在不断的探索和创新中,井筒村的红色文化将会焕发出更加耀眼的光芒。
作者:郭姝渝 来源:曲阜师范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烯”望如初实践队
发布时间:2025-02-05 阅读:
社会实践推荐
  • 青农力量注入瑞航:以智慧赋能,掀农业发展浪潮
  • 农大学子实践行:走进三元朱村,探寻振兴样本
  •  青农学子实践启新程:探寻寿光路,传承农脉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