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乡村振兴战略的伟大征程中,公共卫生服务不仅是民生福祉的重要体现,更是推动农村全面发展、实现乡村全面振兴不可或缺的关键环节。它不仅关乎农民群众的健康福祉,更是乡村经济繁荣、社会和谐与可持续发展的基石。
众小岛迎新希望,红十字行诺亚舟 舟山地区岛屿众多,地理环境特殊,面临极端天气和自然灾害的挑战,救援难度较大,时效性低。浙江海洋大学“小岛你好——红十字点亮小灯塔”实践团结合长期以来开展急救培训的经验,并对实践地进行深入调研,开展"小岛你好"安全教育实践活动,覆盖普陀、嵊泗、定海等区县的小岛。通过主题讲座、技能比拼等形式,普及安全知识,以提高中小学生的自救互救能力,增强他们的安全意识。实践团力求于有效提升岛民的防灾减灾意识,减少事故发生的可能性,确保危险发生后能正确处理,保障小岛孩子们的生命安全。
全方位安全教育,守护小岛生命线 实践团深入舟山各小学和社区,开展生命安全教育活动。教授内容都是日常生活中容易发生的危险,包括创伤处理、气道异物梗阻防治、防踩踏、防溺水等安全知识教育。在课程开始前,实践团成员携带救生设备到校,确保演示设备正常。通过展示危险标识、模拟急救电话拨打、多媒体教学等互动方式,提高学生兴趣和安全意识。陈老师详细讲解了日常生活中可能遇到的创伤急救处理方法,教授气道异物梗阻急救措施,强调防踩踏自我保护技巧。
图1老师向小朋友们演示气道异物梗阻的处理方法:背部叩击法

图2邀请小朋友现场模拟120急救电话的拨打
特别是对于防溺水教育,实践团要求小朋友们一定要牢牢掌握岸上救援的“叫、伸、抛”原则和自救技巧。最后,小朋友们在实践团成员帮助下进行的防溺水技能大比拼,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发明应急小技巧,有效巩固了救援技能。
图3小朋友在老师和实践团成员的指导下完成防溺水技能大比拼
重点地区全覆盖,安全知识传万家 实践团深入实践岛屿,与当地学校和社区紧密合作,确保安全课程内容的针对性和实用性。为中小学生提供了全方位的安全知识培训,自开展以来共举办了12期课程,受众人数超过3500人,实践团的足迹遍布普陀区、嵊泗县、金塘岛和六横岛的中小学,实现六横岛所有学校的全面覆盖,并扩展到定海区的部分社区。呼吁每位小朋友加入到安全知识传播者的行列中来,将所学安全知识传播给家人和朋友,让这些重要的安全知识成为家庭应对突发情况的“家用急救箱”。
图4实践团在六横蛟头中学开展安全教育后合照
实践重视负反馈,调查引领改良策 在每次安全教育活动结束后,实践团都会发放满意度调查表,收集参与者的反馈和建议,以衡量服务质量并不断优化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通过对反馈的分析,提升了课程的实际贴近性。同时开展了安全意识调查,发现学校在防溺水教育上投入了多样化的宣传方式和基础设施,学生的安全意识有了显著提升。小朋友们对实践团的服务给予了高度评价,他们能熟练回答课堂内容,并希望实践团未来能再次到校宣讲。这表明进校宣讲显著提升学生的安全意识,生动的课程教学方式有效地加深记忆。
图5实践团成员下发满意度调查表给小朋友们填写
点亮知识小灯塔,照亮成长前行路 通过一系列安全教育活动,实践团致力于为小岛上的学生点亮安全知识的灯塔,照亮他们成长的道路。课程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包括理论讲解和实际操作演练,旨在培养孩子们的安全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小朋友们不仅学会了如何保护自己和他人,还提高了对安全重要性的认识。希望实践团成员的每一次行动都能够引起学生的对于生命安全的重视,安全地度过美好的童年。在实践过程中,欣喜地看到越来越多的孩子在安全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上的提升。期待持续推动这一实践,成为乡村振兴、公共卫生服务提升和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力量,为小岛上的孩子们创造一个更加安全、健康的成长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