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联盟网,大学生社会实践投稿平台

“三下乡”红色之旅丨走红色路线,念革命艰苦卓绝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广东科技学院赴东莞企石追寻红色足迹突击队于2024年暑期前往饭盖岭战斗遗址(现于黄大仙公园),追寻红色足迹,引导青年学生深入了解党的历史,传承红色基因,弘扬革命精神。

抗战记忆

7月13日上午,广东科技学院“赴东莞企石追寻红色足迹突击队”来到东莞企石饭盖岭抗日战争遗址进行调研学习。饭盖岭战斗遗址位于企石镇企石村北面,现于黄大仙公园至金海岸体育长廊一带的东江河岸。1938年10月21日,企石军民联合在这里打了一场阻击日寇的战役。不少亲历过战斗的老人们认为,此战是自日军侵入华南后的首次大战。这段血战后被收录于《东莞党史》。


图为黄大仙公园正门

学史明理

1938年10月,侵华日军乘船从惠州顺东江而下,行至企石段时,他们凶残地将正在河岸劳动的村民当活靶射击,激起村民极大愤慨。东山村村民“狗仔柱”联络了江边村、旧围村等村的热血青年,于东江沿岸企石百骨山至饭盖岭一带,与当地驻军取得联系,共同伏击日军船只。饭盖岭是制高点,双方对此展开殊死争夺。村民和军人们十分英勇,为抢占山头前仆后继,约20人战死。最终虽然日军占领了山头,但也付出惨重代价,被击沉木船3艘、被击毙20多人。

图为饭盖岭战斗遗址周围景色

这场战斗虽然以村民和驻军的暂时失利告终,但它却极大地鼓舞了当地民众的抗日斗志。村民们深知,只有团结一致、共同抗敌,才能打败侵略者、保卫家园。从此以后,他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一起,积极支持抗日斗争,为最终取得抗日战争的胜利贡献了自己的力量。而饭盖岭战斗遗址也成为了后人缅怀先烈、铭记历史的重要场所。

图为黄大仙公园现状

参观学习

在参观过程中,队员们不仅亲眼目睹了历史的遗迹,更深入地学习着党的光辉历程——“峥嵘岁月”。他们每一步都踏在了先辈的足迹上,用心感受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深刻体会红色精神的伟大与不朽。通过这一过程,红色文化如同细雨般悄无声息地滋养着他们的心灵,让他们在不知不觉中汲取了力量,坚定了信仰。

图为队员们参观黄大仙公园

登高望远

山上高高耸立的文昌阁,高5层,亭阁设计风格独特,异常醒目,是公园的标志景观。队员们站在此处,欣赏脚下波光粼粼的东江,听风诉说着属于东江的故事。

图为文昌阁景色

图为文昌阁俯瞰景色

述说精彩

为更好地学习饭盖岭战斗遗址的相关历史知识,队员们有幸采访到公园的游客和工作人员。部分当地村民对饭盖岭了解颇深,向队员们讲述许多关于饭盖岭抗日战争遗址的故事。通过这些村民的述说,队员们深刻感受到了红色精神的力量和魅力。他们意识到,作为新时代青年,不仅要铭记历史、缅怀先烈,更要从中汲取智慧和力量,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青春和力量。

图为团队成员采访当地居民

结语

历史川流不息,精神代代相传。饭盖岭抗日战争遗址的革命史章,向我们展现英雄先烈抛头颅、洒热血、前赴后继、浴血奋战的光辉事迹。作为新时代青年,我们肩负着历史的重任与时代的使命,应当坚定不移地树立理想信念,将红色精神作为我们内心深处不竭的力量源泉,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

图为广东科技学院赴东莞企石追寻红色足迹突击队合照

作者:广东科技学院赴东莞企石追寻红色足迹突击队 来源:广东科技学院
发布时间:2024-08-31 阅读:
社会实践推荐
  • 青春三下乡|河海大学“乡情汇聚”徐州资助政策宣传实践
  • 中南大学“乡遇仲夏”暑期实践队——桃江县四日推普活
  • 云南与北京携手传递禁毒之声,共筑防毒长城守护无毒梦
  • 浙江农林大学学子三下乡:深耕山野之间,绽放青春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