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向阳光,为乡村振兴的美好明天努力奋斗!
在这个充满活力的夏季,我有幸和一群小伙伴参与到学校组织的“三下乡”社会实践中,我们的实践团队由文学院不同专业的同学组成,大家怀揣着热情,奔赴乡村。我们选择的实践地点是一个相对偏远的山村,那里交通不便,经济发展较为落后,在为期十天的活动中,我们感受到了淳朴的民风和优美的自然风光。初到乡村, 与城市的繁华相比,这里的一切都显得那么质朴和原始。我们的第一项任务是进行乡村调研,了解当地的经济状况、教育水平、医疗条件以及文化传承等方面的情况。
在调研过程中,我们挨家挨户地走访,与村民们进行面对面的交流。起初,村民们对我们的到来感到有些陌生和拘谨,但当我们表明来意,并以真诚的态度与他们沟通时,他们逐渐打开了心扉,向我们诉说着他们的故事和困惑。通过与村民们的交流,我深刻地感受到了周围基础设施在慢慢变好以及他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在教育方面,乡村的教育资源匮乏,学校的师资力量薄弱。许多孩子无法接受到优质的教育,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他们的未来发展。为了改善这种状况,我们在当地开展了义务支教活动,为孩子们辅导功课,并组织了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如绘画、书法、手工制作等。看到孩子们那一双双渴望知识的眼睛,我深深地感受到了教育对于乡村发展的重要性。
在经济方面,当地主要以农业为主,种植的农作物多为传统品种,产量和质量都有待提高。由于缺乏现代化的农业技术和设备,农业生产效率低下,农民的收入微薄。为了增加收入,许多年轻人选择外出打工,导致乡村劳动力短缺,土地闲置现象严重。此外,乡村的基础设施建设也相对滞后,道路狭窄、水电供应不稳定等问题给村民的生产生活带来了诸多不便。
“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是一次精神的洗礼,也是一次成长的旅程。在这里,我不仅收获了知识,更收获了对生活的热爱、对乡土的深情。未来,我将带着这份经历和感悟,继续前行,为乡村振贡献自己的力量。 回顾这段经历,有许多令人难忘的瞬间,是我们在给孩子们辅导作业的过程中,孩子妈妈给我们送来热腾腾的包子,是在养老院遇到和我们一起比耶拍照年近九旬的哑奶奶,是把我们写进日记的小孩哥,是为我们递上冰棍解暑的小孩姐……这些瞬间将永远留在我的人生中,成为记忆中宝贵的财富。
裴斯泰洛齐曾说:"实践和行动是人生的基本任务;学问和知识不过是手段、方法通过这些才能做好主要工作。所以,人生必须具备的知识应该按实践和行动的需要来决定。"这说明智慧与实践永远是分不开的,在实践中可以检验真理,也能培养能力和弥补不足。未来来属于青年,希望给予青年。“通过“三下乡”社会实践,我深刻认识到,青年一代不仅是时代的见证者,更是建设者和创造者。让我们脚踏实地,心向阳光,为乡村振兴的美好明天努力奋斗!
作者:夏双晏,李元满 来源:原创
发布时间:2024-08-27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