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联盟网,大学生社会实践投稿平台

玉师学子三下乡:普语传情,文明传乡

在这个炎热的暑假,我们进行了一次意义非凡的"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这段经历不仅让我们更深入了解了乡村语言文字推广的情况,更让我们在实践中得到了锻炼,收获了成长。在黄草坝小学推广普通话的这段日子,犹如在心灵的田野上播撒希望的种子。
在为期一周的实践活动中,我们有欢笑,有汗水,有挑战,也有成长,共同拥有了一段美好的回忆。我们的实践团队由来自不同专业、不同年级的同学组成,但大家都怀揣着共同的目标和热情,奔赴乡村。实践地点虽然位于红塔区,但却是一个相对偏远的乡村,那里尽管交通不便,经济发展较为滞后,却有着淳朴的民风和美丽的自然风光。
走进彝乡小学,孩子们那一双双明亮而好奇的眼睛,充满着对即将到来的知识的渴望。一开始,他们对普通话有些陌生和羞涩,有些小孩还说着淳朴的彝语,有些也对初来乍到的志愿者们有好奇,但更多的是害羞。但志愿者们与学生一起进行了一系列的“破冰游戏”,与同学们拉家常,做介绍之后,成功的与学生们打成了一片,打破了陌生的“冰层”,同学们也真正地敞开了心扉,接纳了我们这群“外来人”。
作为授课的老师,学生求知的眼神和热情的回答,无疑是上课时对老师最好的鼓舞。在最初上课的时候,面对他们一个个层出不穷的问题,我们也曾应接不暇,这使得我们在接下来备课与讲课中更是严肃认真的对待。在一天天的积累中逐渐明白成为一名好老师需要付出巨大的努力,在授课技巧与知识素养俩方面缺一不可。同时,我们也认识到了推普之路漫漫,还需我们继续努力。普通话是沟通的桥梁,只有桥梁搭建稳固了,接下来的路才会更加的平稳。
在课前与孩子的接触中我们了解到虽然黄草坝是一个“红色彝乡”,但是孩子们对彝族文化的了解却越来越少。所以我们选择将彝族文化带入推普的课堂。课堂上,我们引领孩子穿越彝族历史长河,赏服饰之美,品饮食之味。通过吉狄马加的诗歌《彝人谈火》,点燃他们对本民族文化的热爱。在火把节传说与自制小火把中,使文化自信得到进一步的显现。此外,我们还与孩子们一起了解彝族雄鹰杨国祥的故事,将红色的种子播撒在学生稚嫩的心田。
通过性别教育的课程使学生对自身性别认知有了很大的提升,认识到要对性侵犯坚决地说“不!”,守护孩子们幸福快乐的成长。
我们一起放飞那承载着小小梦想的纸飞机,一起去到田野间进行研学,一起沉溺在汉字的魅力之中,我们一同了解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我们一起在七月跳起了“七月火把节”,我们一起......在每一个清晨,我们拿起相机便是整天的拍摄,将镜头对准那一张张稚嫩的笑脸,从画面外的人成为了画中人,记录下那些宝贵回忆,好像我们也又做了一次单纯的孩子,与他们一同跑着,笑着,向未来进发。
短短七天的实践时间给予了我们数不清的回忆与力量,我们逐渐认识到推广普通话是一件必须去做的事情。实践是我们认识世界角落的一个重要途径,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多方言的国家,推广普通话有利于各民族各地区之间的交流,维护祖国统一。“推普助力乡村振兴"从来都不只是一句口号。我们要去到祖国需要的地方,让青春之花绚烂的开放,我们要把普通话带到每一家每一户,让种子得以生根发芽,让人们把生活画的更多彩。我们尊重并保护民族文化,让普通话成为传播与融合民族文化的使者。
在这一次活动中,我们还深刻的体会到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只有相互协调、相互帮助,才能把一件事做好。在这次推普行动和各种有趣的活动当中,团队成员相处融洽,齐心协力的合作,以高度的热情与激情面对每一个小朋友。我们每一个人都在实践中找寻到了那个真正的自我,切身的体会到了心理与身体的成长,从刚开始的不适应,到结束时候的不舍,到处都有我们累并快乐的影子。
普通话,这朵承载着国家认同与文化传承的语言之花,在乡村的广阔天地间悄然绽放。它不仅仅是沟通的桥梁,更是连接心灵、传递情感的纽带。每一次调研,每一次宣讲,都是一次希望的播种,我们期待着普通话的种子能在更多人的心田生根发芽,绽放出绚丽多彩的文化之花、幸福之花、团结之花。
 
 
 
作者:杜蕾 来源:玉溪师范学院文学院“石榴籽红 凤凰花开”推普实践团
发布时间:2024-08-27 阅读:
社会实践推荐
  • 探寻古寺故事,共享乡村发展新篇
  • 探寻古寺故事,共享乡村发展新篇
  • 为深度探寻安海镇西安村的历史文化底蕴,助力该村旅游业蓬勃发展,制定出针对性的乡村旅游规划路线,在加强乡村振兴战略的背景下,“海
  • 08-28
  • 赴大别山烈士陵园,传承红色精神
  • 赴大别山烈士陵园,传承红色精神
  • 革命精神,作为中华民族的无价之宝,源自中国共产党在漫长革命征途中的不懈奋斗,它们是民族精神在历史洪流中的璀璨升华。为缅怀先烈英
  • 08-27
  • 滁院学子“三下乡”:遗风织梦,探寻亭城非遗之魂
  • 精“苗”绝伦——古韵红旅药香行实践团
  • 扶智又扶志,青春助教育
  • 扶智又扶志,青春助教育
  • 为了深入贯彻国家教育扶贫政策,进一步提乡村教育质量,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积极响应党和国家关于“三下乡”社会实践工作的号召,
  • 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