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联盟网,大学生社会实践投稿平台

中华文化传承之旅:“绣”彩拾遗绘斑斓,“舟”行万里扬文化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丰富厚重的文化精髓,彰显着中华民族的思想性格、理想追求,支撑着中华民族生生不息、世代相传。浙江海洋大学“绣”彩拾遗,“舟”行万里实践团于2024年7月至8月进行实地调研,通过人物访谈、发放问卷、现场走访、对话传承人等方式,全面了解非遗刺绣现状,为非遗刺绣的保护、传承与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实践团成员相继走进蚂蚁岛、长峙社区、如心未来社区、中湾社区、桂花城社区等实践地,通过实地走访、问卷填写等方式,调查当地居民对鲁家峙刺绣的印象及了解程度,同时又通过当地社区居民与实践团成员的面对面访问,进一步探究了鲁家峙刺绣该项传统非遗手艺的深远魅力。
  在走访社区的过程中,实践团的成员们发现,由于受到空间与时间的限制,很少有居民对鲁家峙的刺绣文化进行过深入细致的了解,大部分人对此类刺绣的认知仅仅止步于较浅的层次,相较于苏绣、湘绣等的刺绣大类,鲁家峙刺绣还有很大的传承和发扬的空间。
  实践团成员还踏上了前往舟山市普陀区彩虹刺绣工作室的旅程。在这里,我们有幸与陆彩虹老师——一位技艺精湛、经验丰富的刺绣传承人面对面交流,共同探索刺绣艺术的奥秘与魅力。
  陆彩虹老师,以针为笔,以线为墨,在绣布上绘就了一幅幅生动绚丽的作品。她的每一次穿针引线,都蕴含着对传统文化的深刻理解和对艺术的不懈追求。


  实践团成员带着满满的热情与期待,来到了环南街道民生综合服务体,为当地居民献上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刺绣学习与体验的宣讲活动。
  活动现场,五彩斑斓的绣线、精致细腻的绣品以及实践团成员们认真的讲解声交织成一幅生动的画面。实践团成员们首先通过生动的PPT展示和深入浅出的讲解,向居民们介绍了刺绣艺术的历史渊源、文化背景以及基本技法,让大家对这项传统手工艺有了更加全面和深入的了解。
  随后,进入实践环节。在成员们的耐心指导下,居民们纷纷拿起绣针,尝试在绣布上勾勒出属于自己的图案。从最初的生疏到逐渐掌握要领,每一次穿针引线都充满了成就感与喜悦。孩子们更是兴奋不已,他们的小手在绣布上灵巧地穿梭,仿佛在用丝线编织着童年的梦想与快乐。
作者:余雯静 来源:浙江海洋大学
发布时间:2024-08-21 阅读:
社会实践推荐
  • 从心出发,造就心与心的交流
  • 从心出发,造就心与心的交流
  •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生活节奏明显加快,心理应激因素日益增加,焦虑症、抑郁症等常见精神障碍及心理行为问题逐年增多,心理应激
  • 08-21
  • 中华文化传承之旅:“绣”彩拾遗绘斑斓,“舟”行万里
  • 实践致远,乡音传莓——“起笔丹东红颜,绘制三农新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