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金川,寻觅“一只雪梨”的故事:参观雪梨基地,了解梨业现状

走进金川,寻觅“一只雪梨”的故事:参观雪梨基地,了解梨业现状
 
探访中国雪梨之乡——金川县,领略栽培雪梨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2024年7月,团队所有成员抵达金川县。金川县位于川西北高原,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西南部,地处青藏高原东部边缘,大渡河上游,素有“阿坝州小江南”之称,得天独厚的气候条件,非常适宜梨生长发育,因此是世界白梨的起源地之一。
团队在县领导和农户的带领下来到了金川县著名的雪梨示范区及种植园。在县领导和农户的介绍下,队员们了解到金川雪梨历史悠久、品种繁多,经调查记载的地方品种有89个,其中最为有名的当属鸡腿梨、金花梨。
目前,全县的梨栽培总面积已达到4.1万亩,每亩利润可达4000元。集中分布在沿大金川河两岸14个乡、镇的1950-2500米海拔的区域。
 

金川县俯瞰图

团队到达金川农业园

与金川县科学技术与农业畜牧局局长交流

聆听百年发展历程,感学雪梨所蕴情怀。在金川县科学技术与农业畜牧局局长泽朗的介绍下,团队成员了解到,金川雪梨的载培历史最早可上溯至清史料《古今图书集成》,距今已有300年。目前发现境内各处皆有200年以上的古梨树。且金川雪梨在清代曾作为贡品,上世纪六十年代曾外贸出口东南亚等地,换取外汇。
1935年6月到1936年7月,红军长征两到金川,在大渡河上游形成了以绥靖为中心的大小金川革命根据地,近3万红军缺衣少食,时值雪梨成熟季节,金川人民摘下雪梨献给红军,有力地支持了中国革命,人民亲切地改称“红军梨”。上个世纪80年代至今,金川送子求学风气浓郁,靠着金川雪梨带来的收入,培养出了大量的人才,至今成为各地各行各业的中坚力量。

团队在农业园合照

参观学习雪梨新品种,梨乡紧跟时代步伐。鸡腿梨是金川县目前栽培面积最大、时间最长的地方优良品种,栽培面积3万亩,产量4250万斤,占年总产量的85%,成熟期为9月中下旬。因果形为细颈葫芦形,形似鸡腿而得名。
而随着雪梨品种的不断革新以及农业技术的迭代,加之传统种植品种和方法对自然灾害的抵御能力弱、管理成本高,传统的雪梨品种的经济效益正不断下降。因此,团队来到了咯尔乡,走入了金川金眉雪梨现代产业园区新品种矮化密植示范园。
团队刚走到门口,果农刘维建就热情地为我们带路,踏入梨园没多久,他又忙着从矮化的梨树上摘下一个个梨,分发给大家品尝,而团队队员们品尝后也是赞不绝口。刘维建津津乐道地向团队成员介绍矮化雪梨的品种以及从实践中得出的矮化雪梨的管理和种植经验。经过他的讲解,团队了解到矮化的果树不仅能够提高产量,品质也会大幅提升。

鸡腿梨

矮化新品种雪梨

果农刘维建从树上摘下果子

团队成员品尝雪梨

团队成员在矮化密植示范园门口合照
作者:张晨 来源:大学生联盟网
发布时间:2024-08-08 关注:
社会实践推荐
  • 青春献书海,实践促成长
  • 百折不挠夺胜利,团结互助度时艰
  • 守护乡村美如画 共筑绿色生态梦——崇阳星光志愿服务队
  • “和光伯藜,同行向皖”韦丁小学暑期支教圆满闭幕
  • 启梦皖乡之旅,伯藜支教之行
  • 启梦皖乡之旅,伯藜支教之行
  • 南京师范大学“和光伯藜,同行向皖”南师伯藜支教小队在安徽阜阳临泉的韦丁小学开展为期15天的支教活动。本次支教利用红色文化进行教育
  • 08-08
  • 守护绿色刁岗,共筑环保梦想
  • 深入安徽省六安市三十铺镇刁岗村,围绕环境污染与资源保护展开了一系列实践活动。此次活动旨在提升村民环保意识,共同守护这片绿水青山
  • 08-08
  • 5A级团队深入济南开展红色文化参访
  • 为传承红色基因,弘扬革命精神,7月22日至26日,5A级团队一行前往济南,先后参观济南市五三惨案纪念园,济南市解放阁,济南战役纪念馆
  • 0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