览海洋文化浩瀚,赏贝壳艺术斑斓

海洋康养产业的发展往往以海洋文化为灵魂。贝壳文化作为海洋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通过艺术加工和工艺传承,展现出海洋文化的多样性和创造力。贝壳文化的发展也为海洋康养产业的发展注入了多元的文化内涵、创新的动力以及独特的资源支持。2024年7月29日上午,我有幸作为曲阜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耕海牧渔社会实践队的成员来到青岛贝壳博物馆,近距离的感受贝壳的历史变迁,感悟贝壳文化的深邃与璀璨。
古韵悠长,贝壳史诗
我与同行的其他实践队员来到青岛贝壳博物馆的一号展厅。展厅中央,一枚来自4.5亿年前奥陶纪的鹦鹉螺化石赫然在目,它是自然界精雕细琢的艺术品,见证了地球历史的变迁。随着讲解员的引领,我们踏入了贝壳历史的长廊。从远古层叠贝的简单质朴到现代贝壳的五彩斑斓,贝壳展现了海洋生态从宁静神秘到多样繁盛的变迁。在探索贝壳历史的旅途中,我深刻感受到自然界的鬼斧神工与时间的深邃力量。每一枚贝壳,都是地球历史的微缩画卷,诉说着千万年的沧桑巨变。从远古的简朴到现代的斑斓,贝壳的演变不仅是生物进化的见证,更是环境变迁的忠实记录者。

多元探索,贝壳价值
我们来到七号展厅,七号展厅向人们展示的是贝壳在古代以及现代多方面多领域的应用价值。在建筑中,贝壳粉环保涂料净化空气。在工艺品中,贝壳以其独特形态承载艺术与文化价值。在农业上,贝壳粉作为肥料滋养作物。在中医药领域,贝壳入药,疗疾养生。在历史,贝壳曾作为货币,承载着财富与交易,而在现代社会,贝壳已经作为一种海洋文化,成为海洋精神与生态保护的象征。从建筑到文化,从农业到医学,贝壳以其独特价值跨越时空,展现无限魅力。贝壳从古至今在人类生产生活中的应用也让我认识到了贝壳作为海洋的馈赠,它不仅是物质的宝藏,更是文化的载体,不仅蕴含着人类对海洋的敬畏与探索精神,更激发了人们对海洋生态的保护意识。

贝壳海韵,文化魅力
在实践过程中,我们恰巧碰到幼儿园亲子研学活动。从小朋友们的目光里,我看到了他们对于海洋的无限好奇与向往。这份纯真的热爱,让我深刻感受到海洋文化对于下一代的吸引力,以及培养孩子们海洋意识、激发他们探索海洋热情的重要性。博物馆工作人员也告诉实践队员,青岛贝壳博物馆积极与学校合作,每年都会开展馆校联动活动。在我看来,这些活动不仅传播了海洋知识,更培养了孩子们对海洋文化的认同与保护意识,为海洋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播下了希望的种子。除此之外,博物馆内的公益讲解活动也能够增进公众对海洋生物及贝壳文化的了解,提升科学素养和环保意识,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和社会价值。
通过本次实践活动,我深刻感受到了贝壳文化的独特魅力与深远意义。贝壳兼具物质宝藏与文化载体,承载人类对海洋的敬畏与探索。它不仅展现了海洋生态的多样与繁盛,更激发了我们对海洋生态保护的责任感。此次实践,不仅丰富了我的海洋文化知识,更增强了我对海洋文化的认同与海洋保护意识。未来,我将带着这份收获,继续探索海洋文化,为海洋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通讯员 钟千)

图为实践队员合影留念。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刘晗悦 供图
作者:大学生联盟网 来源:大学生联盟网
发布时间:2024-08-08 关注:
社会实践推荐
  • 青春献书海,实践促成长
  • 百折不挠夺胜利,团结互助度时艰
  • 守护乡村美如画 共筑绿色生态梦——崇阳星光志愿服务队
  • “和光伯藜,同行向皖”韦丁小学暑期支教圆满闭幕
  • 启梦皖乡之旅,伯藜支教之行
  • 启梦皖乡之旅,伯藜支教之行
  • 南京师范大学“和光伯藜,同行向皖”南师伯藜支教小队在安徽阜阳临泉的韦丁小学开展为期15天的支教活动。本次支教利用红色文化进行教育
  • 08-08
  • 守护绿色刁岗,共筑环保梦想
  • 深入安徽省六安市三十铺镇刁岗村,围绕环境污染与资源保护展开了一系列实践活动。此次活动旨在提升村民环保意识,共同守护这片绿水青山
  • 08-08
  • 5A级团队深入济南开展红色文化参访
  • 为传承红色基因,弘扬革命精神,7月22日至26日,5A级团队一行前往济南,先后参观济南市五三惨案纪念园,济南市解放阁,济南战役纪念馆
  • 0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