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红帮故事连两岸,青年桥梁筑心田
“透过你们的角度诠释我们所知道的人物生平很新奇,为我们认识和理解文化拓宽了视野。同时,今天的所见所闻让我感受到了你们对教育的重视,受益匪浅。”17岁的台湾青年笑着对记者镜头说,他所身处的位置是宁波市教育博物馆。

为了搭好“青年交往桥”、“人文交流桥”,让更多的台湾青年通过宁波更好地认识祖国大陆、促进两岸一家亲,7月17日,宁波大学教师教育学院滴水行动之童梦护航小分队将红帮故事带进宁波教育博物馆,让宁波红帮精神与非遗技艺在台湾沈光文文化交流会上绽放光彩。

“当辛亥的曙光射向中华大地,横滨港畔,手拎包袱的红帮裁缝们秉承着民主革命先驱者的理念——社会变革乃思想文化变革,思想文化变革需封建服饰变革,于是他们用那担谷箩的肩膀,挑起了中国服饰变革之重担。”实践队成员王南南声情并茂地向台湾同胞讲述有关红帮裁缝的历史故事,“1933年10月,红帮裁缝顾天云在上海编著了我国第一部西服专著《西服裁剪指南》,这在中国服装史上是一部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著作。”在实践队成员的宣讲声中,40位台湾同胞聚精会神,全身心地感受着红帮裁缝海纳百川、敢为人先、饮水思源的精神。宣讲结束后,会场响起了阵阵不绝的掌声。

据悉,为更好地设计红帮主题宣讲,童梦护航小分队在宁波大学与宁波教育博物馆的大力支持下,获得宁波奉化市区王兴昌洋服号实践考察一手资料,深入了解红帮裁缝的历史背景、发展过程及其背后蕴含的匠人精神,参与宁波大学“宁波帮”主题演讲比赛,多次打磨宣讲内容,为此次沈光文文化交流会积累了丰富的宣讲素材与经验。
“当掌声响起时,我心间的暖流如潮涌,深切感受到我们的心已被一座象征友谊与理解的海峡大桥紧紧相连,共筑起两岸人民情感交流的坚实桥梁。”参与本次宣讲的小队成员王静怡抒发了宣讲感悟。

童梦护航小分队队长王南南总结道:“ 红帮裁缝技艺是宁波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又与宁波帮文化息息相关,弘扬红帮精神就是在彰显中华民族传承不息的精神内涵。恰逢邓小平同志‘宁波帮’号召40周年、习近平同志关于‘宁波帮’作出重要指示20周年,作为未来的教育工作者,在宁波教育博物馆对台湾来访同胞们讲好‘红帮故事’有深刻意义与长远影响。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能够帮助台湾同胞认识宁波在推动共同富裕和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的大作为,感受同为中华儿女共建祖国的家国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