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宁织造,梦萦古韵

【南京工程学院2024年7月10日讯】通讯员:杨医帆 2024年7月10日,为发扬优秀传统文化,南京工程学院天印泠风实践队前往江宁织造博物馆开展“探寻云锦工艺”社会实践活动。
江宁织造的“前世今生”。江宁织造博物馆位于江苏南京大行宫地区,是在清代江宁织造旧址上建造的一座现代博物馆。江宁织造府是清代专门织造御用和官用缎匹的官办机构,见证了清王朝由盛转衰的沧桑历史。这里曾是康熙、乾隆两代皇帝的行宫所在,“大行宫”也由此得名,此外其也是文学巨匠曹雪芹的出生与成长之地。
走进江宁织造博物馆,敬慎亭伫立在中庭位置,写有“敬慎”的匾额悬挂亭中,意为恭敬谨慎,这是当年康熙皇帝赐给曹家的第一任织造,也就是曹雪芹的曾祖父——曹玺的。康雍年间,曹氏家族三代四人掌管江宁织造将近六十年的时间。接下来,天印泠风实践队跟随工作人员来到江宁织造厅进一步探寻。展厅内摆放着一幅幅考古图片与出土文物,缎匹、染料、瓷器等无一不展现其曾经的辉煌历史,跟随工作人员的讲解,实践队员们仿佛置身历史,同时展厅环幕再现了康熙南巡胜景。
传统园林与现代建筑结合经典。2003年11月,时年81岁的著名建筑学家、两院院士吴良镛先生受邀主持设计建造江宁织造博物馆。吴良镛喻其“白手相见江南”,建筑风格拟照“三山半落青山外,二水中分白鹭洲”而来,宛如一幅中国江南山水画,是现代建筑语言和传统园林建筑结合的经典之作。
穿越百年时间,实践队员们踏进大观园,沿着园林小道向前走到尽头是“曹府戏苑”,进入苑内,戏台飞檐翘角、精雕细刻,走进戏台抬头看穹顶,神奇又复杂的结构勾起了大家的好奇心,原来这叫做“藻井”,既美观又起到古代音箱的作用,通过它可以把声音更好的扩散。实践队员们不仅领略了中国传统建筑的高超技艺,也对这座承载着曹家在江宁织造期间的繁荣戏台有了更多的了解。看到今天的繁华盛景也可窥见当年生活在这里“钟鸣鼎食之家,诗书翰墨之族”的织造世家。站在园中,一幅江南园林式的都市盆景显现在眼前,展现了山水画的深远、高远、平远。北高南低的建筑群使用园林手法覆盖,由南望北叠叠高起,意境全显。

“云锦天衣”窥见辉煌文化。从介绍中可以了解到,云锦是在南京生产,以锦缎为主的各种提花丝织物的总称,它是继承了元代织金锦再发展起来的。到明代“妆花”织造技法被赞誉为“织金妆花之丽,五彩闪色之花”,而云锦作为中国传统织锦工艺巅峰之作,可见当时织锦工艺发展的辉煌以及深厚的文化内涵。从传统手工业的发展,可以看到当时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繁荣与辉煌。
实践队员们在厅中欣赏着云锦精细复杂的工艺与壮丽秀美的色彩纹饰,对工匠们的敬意油然而生。云锦富有丰厚文化内涵,是中国传统织锦工艺的活化石,对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科技、艺术、文学、风俗等方面具有重要影响。今天天印泠风实践队走入江宁织造,走近历史,得以亲眼窥见那段社会发展繁荣的历史,传统文化的魅力吸引着更多人了解文化遗产,了解中国传统文化,这也关乎城市历史记忆留存,关乎文化遗产传承。

“红楼梦曲”诉说历史兴衰。曹雪芹的曾祖父曹玺是曹家的第一任织造,康雍年间,曹氏家族三代四人掌管江宁织造有将近六十年的时间。文学巨匠、《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正是出生成长在这片园林之中,他见证了清王朝的由盛转衰,政治风云、家族命运、社会人情对他产生了重要影响,而这些影响都映射在了《红楼梦》中。展厅再现了其要义和经典篇章,以此缅怀纪念这位文学大家,表达传承文学遗产。
本次寻访活动,实践队员们收获颇多。未来,天印泠风实践队将继续探访传统文化,宣扬文化内涵,在实践中成长收获。



 
时间:2024-07-18 作者:杨医帆 来源:南京工程学院 关注:
社会实践推荐
  • 张湾区红卫街道:与“泥”一起 “陶”出创“艺”
  • 合肥大学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学院“城乡共筑梦、七彩下乡
  • 匠心织梦·盐绒雅韵——非遗技艺的探索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