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非遗文化,公益“益”同前行

南京工程学院电力工程学院【微光如炬 益同前行】志愿服务小队在7月9号-7月15号步入非遗馆,走进社区,开展以宣传非遗文为主题的暑期社会实践。

01.探非遗文化
志愿服务小队全体成员前往南京市秦淮区非遗馆,共同研究学习非遗文化。在展览大厅,队员们被各种传统手工艺作品所吸引,包括剪纸、泥塑、刺绣、木雕等,每一件作品都展现了匠人的精湛技艺和智慧。通过讲解员的详细解说,队员们对这些传统艺术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并对我国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感到自豪。在非遗馆的互动体验区,队员们亲手尝试了掐丝珐琅的制作。在色彩中感受到了掐丝珐琅工艺的精美,动手实践中感受到了非遗文化的魅力。
02.访非遗之人
在这里我们有幸与一位雕刻传承人进行了对话访谈。老先生表示,雕刻是一种古老而深邃的艺术形式,它不仅仅体现在雕刻作品的物理形态上,更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哲学和审美价值。“我希望年轻一代能够珍惜并学习这些传统艺术,将它们发扬光大。只有这样,我们的文化才能生生不息,代代相传。”

03.传非遗之美
志愿服务小队走进南京市鼓楼区下关街道滨江新城社区,开展非遗文化宣传和志愿服务活动。队员们邀请了对非遗文化掐丝珐琅感兴趣的居民,带领他们亲身体验制作掐丝珐琅画。描稿、涂胶、捋丝、掐丝、调沙、上色、固沙……队员们耐心地指导小朋友和爷爷奶奶们,更深刻的了解体验到了非遗文化的魅力和在背后需要付出的努力与汗水以及严谨的态度。掐丝珐琅画的制作过程,隐藏着文化背后的故事和意义让更多人知晓,非遗文化能更好的传承发扬下去。



通过这次的社会实践活动,南京工程学院电力工程学院的【微光如炬 益同前行】志愿服务小队不仅增长了知识,更对非遗文化有了新的认识和尊重,无数的的非遗文化传承人用自己的双手和智慧,书写着浓墨的艺术篇章,让传统文化的火种得以延续,点亮未来的星空。年轻一代更是这些传承发扬非遗文化的主力军,我们要让科技创新与文化传承联系起来,让更多的人看到非遗文化的魅力,为人类文明的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时间:2024-07-16 作者:南京工程学院 蓝琳佳 来源:大学生联盟网 关注:
社会实践推荐
  • 泰州学院“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 ——关于“昭阳古城”
  • 七彩青春志愿服务队暑期支教:传承汉字与书法艺术
  • 踏寻革命足迹,铭记历史荣光
  • 踏寻革命足迹,铭记历史荣光
  • 为深入了解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迹,弘扬革命精神,传承红色基因,进一步激发青年学生的爱国热情,7月15日,山东理工大学向日葵暑期社会实
  • 0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