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农业大学“三下乡”:塘多有容,以农兴村

       为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2024年7月11日,江西农业大学土壤撂荒探秘队来到了江西省吉安市泰和县开启了一场与“遥感监测耕地撂荒”的邂逅。
       怀揣着以青春朝气助力乡村振兴的志气,实践队员走进泰和县塘洲镇黄塘村、江村以及洲头村,通过问卷了解民之情、众之想。经过调研得知,塘洲镇不仅产业丰富、交通便利,文化底蕴更是源远流长。
足迹遍布田间地头,双手丈量时代新村
       7月11日上午,实践小队来到泰和县塘洲镇黄塘村开展实践活动,并通过实地考察和访谈等方式从多方面了解现如今耕地的真实情况。实践过程中,队员们注意到村中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的工作卓有成效,鸟语花香与村民们的欢声笑语交融在一起,萦绕在悠然林间。

图为黄塘村秀丽的风景 王思颋供图
       为顺利开展本次实践活动,队员先前便与黄塘村葛书记建立了联系,在书记的热情介绍下,队员们来到了村户家中,以访谈的形式走进群众心中。据村民们介绍,黄塘村近年来大力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村中先前存在的撂荒地在政府的支持下都得到了复耕,特别是在地势较为平坦的地区,村委会也进行了集中连片的统一管理,推动了农田机械化发展。

图为实践队员与村民亲切交谈 王思颋供图
走访“江洲”探民情,谱写发展新出路
       位于泰和县塘洲镇西北部的江村以及洲头村,是实践小队今日的主要调研地。为进一步了解塘洲镇耕地撂荒情况,解码泰和县推进现代化农业建设的奥秘,学习乡村整治经验,队员们走访10里路,共计访谈10余家村户,收集有效问卷5份。

图为队员向村中老人了解耕地情况 王思颋供图
       正午时分,为不耽误村民们农忙时节收割稻谷,小队成员们来到村中开展访谈调查。走访过程中,不难发现村中家家户户门前都在整整齐齐地曝晒稻谷,庭院中、大门前甚至马路上都有稻谷的印迹。队员们走入农户家中,从家庭情况聊到耕地收成,从耕地质量聊到土地撂荒,从自然环境聊到政策支持。访谈结束后,队员们将问卷数据整理分析后,得出了如下几点结论:第一,受国家高标准农田建设工作的影响,村中大部分耕地或农户个体种植或被承包,撂荒现象近年来已得到大部分解决;第二,仅存的耕地撂荒处主要集中在村中地势较高处,且因水资源难以保持、地块分散和村中劳动力不足等问题,难以实施相关复耕措施。

图为队员们向村民们交流耕地收成情况 王思颋供图
庐陵文化古韵长,“红墨古绿”展新颜
       历史悠久的塘洲,是庐陵文化的发源地。7月11日下午,队员们结束了一天的访谈后,跟随村中一名热心的老大爷来到了塘洲镇西北部洲头村高城的白口城遗址,了解到当地丰厚的庐陵文化。据老大爷介绍,白口城是“西昌八景”之一,也是江西省目前已发现的古城址中,规模最大、保存状况最好的城址,有“江西第一汉城”的美誉。

图为白日城古村文化墙 王思颋供图
       风景秀丽的塘洲镇,在悠悠庐陵文化之中铺就兴农强农之路。一位实践队员表示:“在高标准农田建设工作如火如荼地开展过程中,青年学子要乘胜追击,通过知识技术帮助农户改善农田水利设施等,让老百姓把饭碗紧紧握在自己手中!”
 
时间:2024-07-11 作者:王思颋 来源:江西农业大学 关注:
社会实践推荐
  • 党课激青春,温情振兴隆
  • 党课激青春,温情振兴隆
  • 2024年7月11日,重庆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耕培启润”志愿服务团在酉阳县兴隆村,邀请资深党员李昌均副主任主讲“乡村振兴,富民为魂
  • 07-12
  • 科普佑老康,实践启童智
  • 科普佑老康,实践启童智
  • 2024年7月11日,重庆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耕培启润”志愿服务团深入重庆酉阳兴隆村,成功举办了一场融合科普与健康、趣味与实践的“
  • 07-12
  • 重返千年古地,再现“汪李之别”:合肥大学暑期三下乡
  • 厚岸的先贤风采,晚辈的学习榜样 ——合肥大学“合”你
  • 江西农业大学“三下乡”:塘多有容,以农兴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