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大学护理与康复学院逐墨灿然社会实践调研团 | 博物馆循迹

山东大学护理与康复学院“逐墨”灿然社会实践队以“传承红色基因,循迹浩然之气”为主题,参与山东大学“探寻校史印记,赓续山大基因”暑期社会实践,通过前往山东大学中心图书馆、博物馆等地参观学习,调研山东大学哲学系校友、中国共产党杰出党员、山东省革命烈士、“全国抗日根据地百名杰出共产党人”、山东大学首位为抗日事业献出生命的共产党员周浩然烈士,深入挖掘英烈事迹,弘扬山大精神,赓续红色血脉。
7月10日这天,厚雨初霁,晴光探窗。队员们怀着崇敬的心情,来到山东大学中心图书馆,查找并借阅《周浩然烈士文集》《热血浩然志》等相关书籍,对周浩然烈士的生平事迹进行初步了解。
在社会实践伊始,队员们对周浩然烈士的印象稍显单薄,只记得他是一名年轻的抗日英雄,生命定格在年轻的24岁,不仅是山大校友,也与队员同在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就读,甚至是几位队员的“青岛老乡”,但是查阅一系列资料,发现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无人知晓烈士为国捐躯的过程,直至1982年,他被载入山东省烈士名册。此行,翻阅相关书籍,研读烈士留下的诗词、日记、文章,浩然烈士就读山大的那段历史,在我脑中渐渐清晰起来。
山东大学的校训“学无止境,气有浩然”八个大字,是对整个山大历史的总结,是对山大学人精神的概括与美好期待。而周浩然烈士在60年前,完美地诠释了这则校训。
少年时期,浩然烈士的求学经历艰辛而曲折,6岁入私塾,10岁入小学,后远赴北京,追求现代教育之光芒。后因日军进犯,求学之路屡屡受阻,在21岁那年,“为了深造和多知”“为了国家的将来”,浩然“决然地走进了大学”,成为国立山东大学哲学系的学生。如此刻苦,浩然烈士不愧为“学无止境”的典范。
一走进山东大学中心校区南门,“为天下储人才,为国家图富强”赫然入目,体现着这所大学的家国情怀与责任担当。作为山大人,浩然烈士有着强烈的家国情怀,他关心时事,剖析时局,有着相当的前瞻和预见性,态度客观公正,观点也相对成熟。
同时,浩然烈士人如其名,有一腔浩然正气,在《往事》文末,他提到的“我胸内磅礴的大气,使我觉得有操纵宇宙的力量。”这正与孟子所云“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的浩然正气不谋而合!
后来,浩然烈士的学者理想,终因时局而不得不割舍。山大内迁,浩然烈士中断学业,因为形式所迫、革命需要而不得不离开校园。当时偌大的中国,已经容不下一张安静的书桌。于有志学子如浩然烈士,读书是为了中华民族的崛起,是为了救民于水火。于是一个文弱书生,毅然参加抗日斗争,扛起机枪,伏击敌人,取得战役的胜利……再后来,被敌人发现,但赤心不改,英勇就义。
“为真理而奋斗,为正义而牺牲”,浩然烈士在日记中如是写道,也用毕生来实践。他有着山之魂魄、海之韵律,他的生命律动如同排山倒海般恢弘磅礴,震撼着每位队友的心灵。
浩然烈士已经牺牲八十余载,但此行寻访山大图书馆,阅读烈士留下的手稿,倾听英雄剖露的心声,让吾辈后来人深刻地感受到前行的磅礴伟力。走出图书馆,只觉阳光温暖如昔,更感如今美好生活来之不易。何以告慰英灵?吾辈唯有踔厉奋发、笃行不怠,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上埋头苦干、昂首阔步,弘扬浩然之气,赓续山大精神。






 
时间:2024-07-11 作者:王雅润 来源:山东大学护理与康复学院逐墨灿然社会实践队 关注:
社会实践推荐
  • 青春助老乡村行  情暖夕阳聚民心——重庆幼儿师专康养
  • 电气工程学院“心聚石榴籽,E研民族情”社会实践队成员
  • 才聚乡野兴百业,企领振兴绘千图
  • 才聚乡野兴百业,企领振兴绘千图
  •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合肥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乡’青年全面参与乡村全面振兴的研究探索”暑期社
  • 07-10
  • 咚咚鼓声似万马奔腾渐入耳,潜心教学如璀璨星辰助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