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热爱助力家乡:“大国工匠”毛胜利给合肥大学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团上了一堂实践课

以热爱助力家乡:“大国工匠”毛胜利给合肥大学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团上了一堂实践课
7月10日上午,合肥大学“合”你青春助力,“泾”彩乡村振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重点团队来到泾县宣纸文化园,有幸同“大国工匠“称号获得者、中国宣纸股份有限公司晒纸工毛胜利进行深入的交谈。从专业师傅口中感受传统宣纸制作技艺的无限魅力。
十几岁确信自己的热爱,一干就是一辈子见到毛胜利时,“大国工匠’的他身着白色上衣、黑色裤子,脚踩一双拖鞋正在高温难耐的晒纸车间内,仔细地把晒好的宣纸一张张从70度的钢板焙上揭下来。毛师傅动作娴熟,从分离捞好的纸,到把纸覆在钢板焙上,再到用松针刷平纸张,一整套流程行云流水,毫不含糊。
夏天在如此高温的工作环境里,毛胜利一干就是37年,“我从小生长在宣纸的故乡,宣纸作为家乡的一张名片,自然就对它就有了一种特殊的感情”,毛胜利讲述着他从事晒纸行业的契机,“后来,1987年的时候通过精英宣纸厂的招工考试,便在这个行业一直工作到现在”。
在交谈过程中,毛胜利解答了成员们的疑惑:“面对重复且枯燥的工作内容,晒纸师傅是如何坚持下来的?”“这个啊,说来话长”,毛胜利想了想,“整个宣纸的制作工艺包含108道工序,就拿晒纸这个环节来说,每天要面对高温、重复、枯燥的考验,自从我十七八岁成为晒纸工后,慢慢的就爱上了这个行业,爱上了这个圈子,所以虽然工作辛苦,可是我越来越喜欢它。”
来自故乡的技能,如今也能回馈故乡2016年,毛胜利被评为第二批“大国工匠”,而在他之前的“大国工匠”称号获得者周东红是捞纸工序的大师,“宣纸行业先后有两位被评为‘大国工匠’,也是得益于党和国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视。”毛胜利告诉团队成员,“大国工匠”的称号给故乡泾县带来了很大的影响,结合政府打造的宣纸文化园,吸引了不少中外游客来到泾县感受宣纸工艺的魅力。“我们泾县的宣纸制作工艺被认可,也给周边老百姓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实惠哩!“毛胜利自豪地说到。因为游客络绎不绝,带动了泾县交通、住宿、饮食等行业的发展与壮大,增加了百姓的收入。
毛胜利还在公司成立了大国工匠工作室,对青年工人进行传帮带,吸引更多对宣纸制作感兴趣的年轻人。对于想要踏足宣纸行业的年轻人,毛胜利表达了他的经验看法:“想要进入这个行业的年轻人,首先是要热爱,无论技术再好,如果没有热爱,那么工作一两年之后,仍然会离开。“同时,毛胜利也告诫进入宣纸行业的年轻人:“选择这一行以后,要认真去做,精益求精,做出一份年轻人自己的贡献。”他补充道:“这个工作室也是我们几位技艺精湛的师傅共同研发新品种的地方,这样可以更好的适应市场需求。”
最后,这次收获颇丰的交谈在与毛师傅的合照中告一段落,团队成员在了解传统宣纸工艺的同时更学习了技艺传承人的工匠精神,明白了热爱的重量,坚持的意义。
时间:2024-07-11 作者:合肥大学 陈湘怡 来源:个人撰写 关注:
社会实践推荐
  • 党课激青春,温情振兴隆
  • 党课激青春,温情振兴隆
  • 2024年7月11日,重庆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耕培启润”志愿服务团在酉阳县兴隆村,邀请资深党员李昌均副主任主讲“乡村振兴,富民为魂
  • 07-12
  • 科普佑老康,实践启童智
  • 科普佑老康,实践启童智
  • 2024年7月11日,重庆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耕培启润”志愿服务团深入重庆酉阳兴隆村,成功举办了一场融合科普与健康、趣味与实践的“
  • 07-12
  • 重返千年古地,再现“汪李之别”:合肥大学暑期三下乡
  • 厚岸的先贤风采,晚辈的学习榜样 ——合肥大学“合”你
  • 江西农业大学“三下乡”:塘多有容,以农兴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