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织乡村梦,“柳”住沂蒙情


中国共青团临沂1月16日电(通讯员 蒋孟君)从“水乳交融、生死与共”的沂蒙革命老区,到而今“敢叫日月换新天”的新沂蒙,临沂人民走过了近一百年风风雨雨,焕然新生。相信任何人来到今天的临沂乡村,都会感到无比的激动。1月16日,曲阜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筑梦乡村熠青春”社会实践队前往山东省临沂市临沭县开展寒假社会实践活动。作为土生土长的临沂人,这次社会实践让我重新认识了新时代的沂蒙精神。
走进临沭县青云镇韩村,家家户户种柳编柳。临沭柳编是产自山东临沭县的地方传统手工艺品,在临沭县已有1400年的传承历史,该县植柳编柳历史最早见于1400多年前的唐朝。这里流传着“种植杞柳喜洋洋,一亩能抵三亩粮”的谚语,走进韩村我们发现,情况果然如谚语所言,田间地头种满了杞柳,长势喜人;村民家中,村民脸上喜气洋洋。通过与村民交流,我们看到村民家中堆满柳编制品,柳筐柳簸就是村民们的金山银山。经济来源稳定,日子一天比一天好,又邻近农历春节,村民脸上喜气洋洋。“自己动手,丰衣足食”,这句话在临沭县乡亲们身上得到了最好的印证,脱贫不是一味“等”“靠”,双手也能编出致富路。过去的沂蒙人民用一辆辆小推车为解放战役推出一条生命线,如今的沂蒙人民靠巧手给自己打开一条小康路。
随后我们又拜访了临沭本土柳编工艺传承人杨进邦老师,在他的工作室中,琳琅满目的柳编让我们大开眼界,杨老师用柳编还原龙山陶鬶等当地考古出土的文物,复原鲁南地区民居场景,制作党旗等艺术品,杨老师告诉我们,幼时伏在长辈膝上看他们编杞柳,从此痴迷于柳编技艺。看到杨老师工作室中质朴的鲁南民居陈设,我感慨良多:炸毛的蓑衣、满墙的筐篮、火红的辣椒串、干瘪的地瓜条……一物一件都如此亲切,倒像是鲁南人民淳朴生活的真实写照。作为临沂人,与杨老师交流的过程中我不仅学习到了他非遗技术的尊重,更感受到一个沂蒙山人民爱党爱国的初心以及心怀千年悠久历史的敬畏。他如此为沂蒙古老历史自豪,用柳编复制先人日常使用的器皿,感念这片土地千年的温度;他也是如此爱国爱党,费时费力地制作党旗、国旗,为满一百岁的中国共产党庆生。当今时代,一切都迈上了快车道,效率被奉为圭臬,但沂蒙山人民从未偏离初心,他们心怀热忱,守住根源,在党和国家领导下蹄疾步稳,不断向前。
调研的最后一站,我们来到了青云镇镇政府,在这里见到了负责柳编产业协调发展的工作人员。如果说之前的实践都是从细微处以小见大,那么这次座谈和采访,则让我们对柳编产业有了更多宏观视角的新认识。目前,临沭县全县有柳编工艺品企业400余家,柳编产业从业人员近十万人,2022年实现产值40亿元。我想,这一串激动人心的数字背后,离不开政府默默的支持。工作人员告诉我们,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往编“簸箕”、“笸箩筐”、 “升”、“箢子”的小作坊不断转型升级,发展成涉足家具、园林、装饰等多品类的大产业。部分公司通过横向扩展生产线,制作柳、藤、草、竹工艺品,关注国内外流行元素、新需求,将柳编的实用性和美观性相结合,在当地建立了规模不小的产业园。其中尤为有代表性的是目前中国最大的柳制品供应商,产品系列多样,远销海外各国,与全球多个知名家居集团建立合作,商业版图极大。如今临沭柳编产业千帆竞渡、百舸争流,各企业在良性竞争中利用自身优势,拉动临沭经济增长。为非遗技术在乡村振兴中的应用交上了独树一帜的答卷。
临沭县政府与民众紧密联系,风雨同舟,一道走在振兴路上,无疑是沂蒙精神中“党群同心”的最好写照,拧成一股绳,劲往一处使,通过此次调研,我们看到临沭柳编产业前途光明,也真心祝福我的家乡越来越好,人民安居乐业,生活富足。
 
时间:2024-02-08 作者:蒋孟君 来源:大学生联盟网 关注:
社会实践推荐
  • 红星闪耀 锡望领航—采访慰问张有峰老兵
  • “锡院学子女子第一中学行”寒假实践活动
  • 品鉴韵味古城,感受千年魅力
  • 为了更好的了解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2024年2月7日,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古韵新声,格物致 ‘知’”实践队队员在山东省青岛市
  • 0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