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沿海城市的蓝色食物生活

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进入新时代以来,可持续发展战略提上国家发展纲要成为意识主流,党中央强调在发展经济的同时,18亿亩耕地红线必须牢牢握紧。但随着现代人口增多,人均国民生活水平提高,饮食需求跨越式飞升,如何在有限的耕地下实现更多的高质量饮食供给成为时代问题。2023年1月12日、13日曲阜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耕海牧渔实践队走进山海天景区、张家台码头、保利广场等地深入进行实地调研考察。
此次调研,实践队紧紧抓住日照市作为沿海城市所具有的较为特殊的饮食结构——水产品饮食(水产品包括淡水和海水),去到保利广场等地深入消费群体、去到张家台码头等地深入市场供给,全方位、多层次进行日照市居民蓝色食物调研活动。

识实践主题 解实践意义
2015年12月,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的“树立大农业、大食物观念”引起学界关注。身为地理与旅游专业对口青年大学生,利用相关知识对海洋食物资源进行研究,为国家践行大食物观,保障全民高质饮食成为肩上之责。实践队于2023年寒假离开校园,深入日照人民群众、跨入日照水货市场,在山东省日照市开启了对“蓝色食物”全方面调查,重点研究沿海居民蓝色食物消费特征及影响因素,旨在通过此次实践活动揭示海洋食物资源资源对沿海居民食物消费、国民健康饮食、国家粮食供给安全等话题的重要意义。 

举大食物观 行健康生活
随着改革开放深入推进,消费结构不断优化,人民群众更加注重膳食营养搭配,对食物的需求正在由过去“吃得饱”转向“吃得好”。面对人民群众食物消费的显著变化,为有效应对全球粮食安全挑战,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眼将解决好十几亿人的吃饭问题作为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创造性地提出树立大食物观,强调在确保粮食供给的同时,保障肉类、蔬菜、水果、水产品等各类食物有效供给,让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日照市作为沿海城市,充分发挥水产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水产品消费。实践队走进日照生活,发现了许多关于这座城市特有的“蓝色魅力”。海岸边随处可见赶海拾贝的居民,通过访谈了解到大多数赶海者都是将赶海作为一项娱乐活动,空闲之余来到海边拾些海虹、花蛤,回家进行简单烹饪;走进日照生活,城市中遍布水产品市场,各类海鲜、河鲜不仅限于超市货架与市场摊位中,独特的码头市场陈列着刚刚捕抓上来的新鲜水货,海岸边的个体摊位也屡见不鲜;走进日照生活,通过与日照本地居民的访谈交流,发现作为沿海居民的日照人对水产品有着独特的感情依赖,大多数日照居民海鲜食用频率高达每周3—4次,并且对家门口就有海鲜买的地理优势引以为豪。
 
时间:2024-01-25 作者:史衍新 来源:团队实践 关注:
社会实践推荐
  • 饮蓝色食物 促全面发展
  • 耕海牧渔实践队于2023年寒假离开校园,深入沿海城市人民群众、跨入沿海城市水货市场,在山东省沿海城市开启了对“蓝色食物”全方面调查
  • 01-25
  • 走进沿海城市的蓝色食物生活
  • 耕海牧渔实践队于2023年寒假离开校园,深入沿海城市人民群众、跨入沿海城市水货市场,在山东省沿海城市开启了对“蓝色食物”全方面调查
  • 01-25
  • 古韵千年 薪火相传
  • 为更好的领略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更好的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2024年1月25日,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古韵新声,格物致‘知’
  • 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