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阜师范大学红色征程队:走进红色圣地,汲取力量源泉

  曲阜师范大学红色征程队:走进红色圣地,汲取力量源泉

威海12月12日电 (通讯员 郝秀硕) 2023年7月27日,曲阜师范大学红色征程实践队在山东省威海市刘公岛甲午战争博物馆展开实践活动,重走革命故地、感受红色精神、传承红色文化。
  自1985年开放以来,博物院就进行了修缮保护,并且开放了北洋海军提督署、刘公岛水师学堂、东泓炮台等文物参观展馆10万多平方米,丰富了刘公岛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可观赏的范围,再后来又建成开放中国甲午战争博物院陈列馆,依托北洋海军提督署古建筑举办复原陈列展览,先后对16个厅室按照原有功能进行原貌复原,真实再现了北洋海军鼎盛时期的历史风貌,成为国内独一无二、特色鲜明的清代海军历史标本,进一步丰富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内涵。
  走进博物馆,“甲午之殇”主题板块就映入眼帘,这里详细展示了甲午战争的历史,包括北洋海军的成立、黄海大战、邓世昌的雕塑群等。每一幅图画、每一件陈列的物品,每一个展示出先辈精神面貌的雕塑模型,个个都能把思绪一次又一次的拉回那个痛苦的时刻。
  图为队员之间对历史进程进行交流。社会实践队员 张煜曼 供图

  墙上展示的历史活动介绍,毛主席站在人群中间,眼神坚定,身板挺直,同战士们一起准备进行党的会议,党的成立不是顺利的,一个又一个问题接踵而至,最终会议在浙江嘉兴南湖上的红船上成功完成。他们一次次的会议都在不断克服困难,不惜流血牺牲,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决心和勇气让队员心生敬佩。
  图为实践队员参观中国共产党初期进行的活动。社会实践队员 孙万鑫 供图
 
  重新感悟红色记忆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认识和了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和伟大贡献。重温党的奋斗历程使青年认识到中国共产党为民族独立、人民幸福所做出的努力。李鸿章,他为保存实力推手威海港,没有坚决抵抗日寇让其夺取了黄海的制海权,北洋舰队的全军覆灭标志着洋务运动的彻底失败,但那些不平等的条约未必是他本人的真实意愿,弱国无外交,落后就要挨打,这是谁也改变不了的,而他也只能在哪里与列强争口舌。在那时也涌现了不止他一个爱国英雄,或奋勇搏战,战功卓著,或壮志未酬,血染疆场,或被困援绝,宁死不降,表现了崇高凛然的民族节操和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不能只有惋惜,更要铭记这段屈辱的历史,要传承,不让后辈忘记这种耻辱。
  图为红色征程实践队员感悟甲午国殇之痛。。社会实践队员 高修权 供图
 
  生活在这个和平的时代,不需要再经历他所承受的痛苦,但他“断肠明志”对党绝对忠诚,克服一切困难的精神,永远值得人们学习,要做到的就是永远铭记他们,用行动去将他们的精神永远传承下去。
  图为实践队员了解红军长征道路上陈树湘英勇就义,以及长征上的各种艰难困境。社会实践队员 高修权 供图
 
  洋务运动、戊戌变法,一次次的救亡图存运动都以失败告终,但都迈出了重要的一步,一个刺激了资本的发展,一个启蒙了人们的思想,推进了历史进程的发展。再到后来中日甲午战争的失败,加速了中国社会向殖民地、半殖民地沉沦的过程。《马关条约》的签订促进了民族的觉醒,革命终于成为了时代的主流。可以说,中日甲午战争战败直接导致了辛亥革命的发生,是中国近代民族觉醒进程中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刘公岛甲午战争纪念馆就成为了研究中国近代史不可或缺的重要证明。

图为实践队员参观了解中国共产党成立前的中国人民探索救亡图存的各项活动。 社会实践队员 张煜曼 供图


图为红色征程实践队在参观完展馆后的合影留念。 社会实践队员 高文康 供图
 
       7月的刘公岛,天蓝海碧,草木葱茏。站在公路,远远望去,在甲午战争博物馆陈列馆顶部,象征北洋海军将士形象的人物雕像正手持望远镜,守卫着这片古老的海域。刘公岛变成了历史值得铭记之地。下岛后的我们心情仍然是沉重的,回想每参观一处遗址,就像翻开一页发黄的日历,时刻告诫后人,落后就要挨打。
时间:2023-12-15 作者:郝秀硕 来源:曲阜师范大学体育科学学院“红色征程”实践队 关注:
社会实践推荐
  • 曲阜师范大学红色征程队:走进红色圣地,汲取力量源泉
  • 传承红色基因,助力新时代进程
  • 传承红色基因,助力新时代进程
  • 为了能让人们更加深入的了解甲午战争的历史,强化爱国主义精神,曲阜师范大学“红色征程”社会实践队于2023年7月27日在山东省威海市刘
  • 12-14
  • 星霜荏苒·微茫不朽
  • 为了更好的探索马克思主义公平正义观,积极响应“全国特奥日”系列活动
  • 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