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阜师范大学红色征程实践队:弘扬红色文化,扬时代新风
中国青年网威海7月27日电 (通讯员 商祖琛)追寻甲午记忆,发扬红色文化 。曲阜师范大学“红色征程”实践队于2023年7月27日在山东省威海市刘公岛甲午战争博物馆开实践。围绕“弘扬红色文化,担时代大任”采取实地探访刘公岛甲午中日战争博物馆来追寻红色记忆,挖掘红色故事,体悟红色文化。
在学校里我们已经学过中国近代史,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中国历经磨难受尽屈辱革命先辈们用献血和生命摸索救亡图存的道路。1894到1895年中国军民抗击日本侵略的战争。1894年(清光绪二十年) 千支为甲午,史称甲午战争。曲阜师范大学“红色征程”社会实践队于7月27日参观了位于威海刘公岛上的中日甲午战争陈列馆,在这里我们重温那段峥嵘岁月,更加深入地了解这段历史。
这段参观之旅注定是沉重的。整个陈列馆的基调都很低沉。入馆后一排大字引入眼帘:唤起吾国四千年之大梦,实自甲午一役始也。这是梁启超先生的一句评语。清朝开始的闭关锁国政策使得原本国力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的中国开始落后,但是清政府却始终相信可以自给自足。在被列强轰开国门之后才开始探索富国强兵之路。相当一部分先辈开始“睁眼看世界”开始“师夷长技以制夷”。
图为甲午战争博物馆中激励人们“砥砺前行,勿忘国耻”的建筑。社会实践队员 商祖琛 摄
然而一个人的思想最难改变,更何况是延续了四千年之久的思想。李鸿章开办北洋海军却面临后劲不足的问题。原来是清政府挪用了军款为己用,还有各种荒诞的理由削减军费,这无疑使得本就严峻的局面雪上加霜反观日本,对于这次战争筹备已久。日本派了一批日本留学生带着强国之志驾着日本政府购买的军舰驶回日本年轻的日本天皇正等待着他们以加速他同样是学习西方的明治维新,当时日本国力并不是很强,甚至还不如当时的清朝统治的中国,为了打造一支强大的海军,明治天皇挥起了无形的鞭子捐出了皇室开支的十分之一,甚至拿出了饿肚皮的精神,一天只吃一餐饭鼓动着他的臣民为战舰捐出口袋里的最后一个铜板,举国上下,励精图治,为了拓展日本的版图,就是在这样的情形下发生的中日甲午战争。如此打仗,怎能打赢?这种自上而下的腐败现象如果不能根除,晚清政府怎能打得过野心勃勃的日本政府?在游览陈列馆的过程中我也更加深刻地明白了现在我们正在进行的反腐败斗争的必要性。腐败是我们党面临的最大威胁,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不仅是反腐败斗争的基本方针,也是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方略。
图为刘公岛甲午战争博物馆中警醒人们铭记历史历史的建筑。社会实践队员 商祖琛 摄
在这样一段不堪回首的历史中,依然有一位“余决不弃报国之大义位民族英雄涌现。今惟一死以尽臣职。”这是丁汝昌的言语“苟丧舰,将自裁。”这是刘步蟾的决定这些前辈就像一点点星火,在黑暗的历史中发光放热,照亮人心。在许许多多杰出的英雄人物中,我印象最为深刻的是邓世昌。当邓世昌发现自己军舰上的炮弹中装的不是火药而是沙子,知道如果不逃就必死无疑时,他没有选择撤退,而是命令军舰全速前进希望用自己最后的生命与敌方同归于尽什和他的战士们站在甲板上,迎着战火硝烟那一.刻我明白这就是所谓的“中国魂”,宁死不屈,拼搏到底的精神。最终还是被敌人识破了方法,用一颗鱼雷摧毁了一跳舰队的生命,邓世昌和她的队友们消失在这世界上。我们却将他们铭记,因为他们是中国的榜样!
图为博物馆内警醒国人铭记历史的建筑。社会实践队员 商祖琛 摄
“四万万人齐下泪 天涯何处是神州!”这次战争加剧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程度,使得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
图为红色征程实践队员感悟甲午国殇锥心之痛。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商祖琛 摄
在陈列馆最后,挂着一个巨大的钟,上书兴我海权 强我海防警钟长鸣 铭记历史。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我们如今的美好生活属实来之不易,要知道当下世界并不和平,也有国家正在面临类似甲午战争的局面。我们站在先辈们的肩膀上沐浴阳光,更应时刻居安思危,铭记历史,少年的肩头不仅应该扛着莺飞草长,更应该扛着历史重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图为实践活动完成后实践队员合影留念。社会实践队员 商祖琛 摄
时间:2023-12-14 作者:商祖琛 来源:大学生联盟网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