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碳观海实践队走进海洋国家实验室海洋科学馆
已知海洋覆盖地球表面的70%,是地球上最重要的“碳汇”聚集地。据测算,地球上每年使用化石燃料所产生的二氧化碳约13%为陆地植被吸收,35%为海洋所吸收,其余部分暂留存于大气中,其中海洋储碳周期可达数干年。为了解海洋在调解全球气候变化上的作用,蓝碳观海实践队于2023年7月25日下午前往海洋国家实验室海洋科学馆进行调研。
在海洋国家实验室海洋科学馆中,建设了大型公共科研平台,支撑着海洋重大科技的突破。公共科研平台是根据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海洋科技发展趋势,由海洋试点国家实验室建设,支撑海洋科学探索和重大科技任务攻关的大型复杂科学研究系统,是国家实验室的“压舱石”"硬支撑”,聚焦于海洋观探测、海洋系统认知、海洋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等方向,为建设世界海洋科技强国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重要支撑,同时也为探究“碳达峰、碳中和”起到了促进作用。除此之外,我国国内唯一的海拔零点建立其中,对海洋产业有着积极影响。
通过此次调研,我们进一步了解到海洋的碳循环情况以及海洋对于“碳达峰、碳中和”的推动作用,也让我们认识到需要增强我国的海洋碳汇能力,促进实现碳中和,亟须改善我国海岸、海域和海岛生态环境功能,在海岸带及近海形成科学、可持续的碳循环系统。
时间:2023-09-13 作者:陈子琪 来源: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