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社区聚合力,共筑共建促发展丨南京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与尧化街道尧胜社区结对共建仪式顺利举行

       为深入推进校社同频共振、互动互联,进一步推动校地融合创新发展,9月11日上午,南京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与南京市栖霞区尧化街道团工委、尧胜社区党委顺利举行共建协议签约暨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授牌仪式,实现组织共联、资源共用、行动共进、人才共育、发展共荣,延伸教育链条,以“健康的体魄,农人的身手,科学的头脑、艺术的兴味、改革社会的精神”为价值追求落实培养人、发展人的教育实践。
      南京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党委副书记刘更生、团委书记王鑫、办公室主任、团队指导老师金礼久、尧化街道办事处副主任马飞、尧胜社区党委书记梅琪、尧化街道团工委书记许梓欣、尧胜社区团支部书记王敏婧、街道退休老党员出席本次签约仪式,南京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近·进·浸”红色美育实践团队成员共同参与。

      同心同行建桥梁,共融共促谋发展。尧化街道办事处副主任马飞首先感谢了南京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近·进·浸”红色美育实践团队对社区暑期活动的大力支持,并指出南京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与栖霞区尧化街道的共建合作是一场双向奔赴,是一次互惠共赢。尧胜社区党委书记、社区主任梅琪随后表示,“一老一小”的抚育问题是国计民生的重要环节,老幼关怀短缺,社区治理中的惯性思维等问题迫切需要调动社会各方力量参与社区治理,凝聚合力,充分发挥学院师生的人才优势,更好开展社区的民生服务及宣传工作,全力促成社区志愿服务基地建设,为志愿活动提供更为坚实有力的平台保障。

      教师教育学院党委副书记刘更生首先介绍了学院建设情况,他指出,教师教育学院依托多学科雄厚的优质教育资源,培养了一大批学科专业基础厚重、专业技能精湛的卓越基础教育师资人才,为进一步拓宽课后服务渠道,开展社区特色活动、最大程度地满足学生、家长的多元需求创造了更多可能性。学院团委书记王鑫补充道,不仅在教育方面,南京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研究生党支部荣获首届全国高校“百个研究生样板党支部”荣誉称号,党建基础工作规范扎实,党建特色活动形式多样,双方能够以此次合作为契机,互学共鉴,形成学院与社区共建、资源共享、共同发展的合作新模式。学院办公室主任、团队指导老师金礼久从学生发展角度表达了双方合作的必要性。他强调,当代大学生要成为现代化建设有用的人才,就不能闭门读书,必须走出“围墙”,在理论和实践中学习知识、锻炼本领,让青年与社区共成长。

      凝心聚力共奋进,创新创造引未来。刘书记指出,学院和社区已经建立了深厚的友谊和良好的合作基础,学院将继续加强与社区的合作,发挥学院及学校的学科优势和人才优势,为基层党建和社会治理注入新的活力。尧化街道工委委员、办事处副主任马飞从拓宽深度、提高深度、加强力度三个方面表达了共同推动社区各项事业深入发展以及为学子搭建综合实践平台的期望,合力促使结对共建的答卷出新出彩。
       最后,在愉悦的氛围中,南京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与南京市栖霞区尧化街道团工委、尧胜社区党委分别签署了“双百共建”协议和“党建共建”协议,尧化街道工委委员、办事处副主任马飞和南京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党委副书记刘更生共同为“南京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揭牌。

      尧胜社区盛璟老党员工作室党员代表向学院师生赠送了亲手制作的书画折扇,给本次活动画下了圆满的句号。后续,双方将进一步开展各类活动,深化合作,促进资源互通、信息共享、活动合开,切实带动高校、社区多主体共同参与基层工作,搭建起属地高校与基层社区的“沟通桥梁”,探索“双向服务、双向受益”的青年参与社区治理新模式,努力实现“青年助力基层治理、基层促进青年成长”的双向互动,为基层社会治理注入更多青春力量。



 
时间:2023-09-12 作者:(通讯员 戎陈芳 孙月 浦丽娜) 来源:大学生联盟网 关注:
社会实践推荐
  • 行之愈笃 “鲁地寻红,法治同行”调研团第一阶段实践纪
  • 法学院“鲁地寻红”调研团前往山东省青岛市开展社会实
  • 暑期社会实践|寻访红色足迹,赓续红色精神
  • 浙江财经大学东方学院学生红十字协会赴杭州萧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