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富美高,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以太湖为例”发展成就观察团之无锡贡湖行

地科院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强富美高,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以太湖为例”发展成就观察团的第二站来到无锡贡湖湾湿地公园。贡湖湾湿地是集观景、休闲、赛事为一体的多功能场地,2007年太湖蓝藻爆发,这里也是“重灾区”,时光轮转,如今的贡湖湾湿地山清水秀,鸟语花香,美进人心,观察团怀着一颗炽热之心,在鲍佳琦老师的带领下深入了解太湖生态治理之变,感受“强富美高”新江苏给广大群众生活带来的切实改善。

在贡湖湾,观察团参观了太湖蓝藻治理的主战场—许仙港藻水分离站。在和分离站技术人人员的交流的过程中,观察团成员们了解到藻水输送、沿岸推流、石基港深井引流控藻、沿湖生态清淤和芦苇荡清基等系列工程给太湖带来的巨大变化,并且通过数字的直接呈现对经开区蓝藻防控能力有了更加直观的认识,同时设备也都是最先进的,其中包括蓝藻打捞平台三艘,控藻打捞船只11艘,导流控藻围隔5.19㎞,深潜式高压灭藻设备一座等等。这些新型设备与新兴技术为太湖的山明水净皆立下汗马功劳。
经开区太湖沿岸治理对比图
经开区太湖沿线蓝藻打捞处置图
在分离站,观察团还近距离观摩了藻水处理机器。在工作人员的讲解下,成员们对不同的藻水分离装置、处理设备的工作原理和技术特点有了基本的认识。工作人员着重指出,设备的处理量已经实现了由原来每年的两千吨增长到了现在每年五千吨的这一重大技术突破。
在许仙港听工作人员讲解
在实践过程中,为切身感受太湖沿岸变化,观察团沿着太湖旁的彩虹步道,对沿岸生态环境、人民生活状态进行了近距离的考察。沿岸种植的带状芦苇,丛生的花草,青葱挺拔的树木,鲜艳的五色步道,以及步道旁间隔放置的太阳能板,目之所及,一帧一画,既是生态治理绿色环保的绝佳体现,又与人民生活结合在一起,满足了其闲时漫步锻炼、马拉松竞赛的需求,将太湖风光充分利用起来。
许仙港藻水分离站
为更系统全面地了解太湖治理现状,观察团沿着太湖大堤,对无锡境内的太湖进行了整体观察,参观了以许仙港藻水分离站为中心的其他站点,如壬子港、张桥港、小溪港等。

至此,观察团考察太湖治理成就的无锡之旅告一段落,鲍佳琦老师总结发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太湖治理的每一点成就都是国家投入、政府协调、人民配合的共同结果,太湖治理不仅仅是出现危机时的必要手段,更应该贯彻到生活中的点点滴滴。
在壬子港藻水分离站
在整个实践考察过程中,观察团每一位成员都能感受到太湖如今治理的累累硕果,体会到这一切的来之不易。无论是在湿地内部,还是在太湖沿岸,那里的每一株花草,每一条道路,每一处湖湾,都是太湖治理的重大成就。它真正融入了将“人民至上”作为生态文明的价值遵循,实现了经济、生态、人民的创新统一。通过此次太湖之旅希望广大同学用脚步丈量大地,以青春之我,用实际行动为人民谋幸福,为祖国谋复兴!
时间:2023-09-08 作者:朱一凡 来源:江苏第二师范学院 关注:
社会实践推荐
  • 走访政府,了解乡情,共话发展
  • 走访政府,了解乡情,共话发展
  • 为深入学习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让广大青年学生把课堂学习和乡村实践紧密结合,厚植爱农情怀,练就兴农本领。广东青年大学生“
  • 09-08
  • 直播赋能促振兴,青春扬帆新征程
  • 直播赋能促振兴,青春扬帆新征程
  •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省、市高质量发展工作会议精神,大力推动青年入县下乡,推进乡村振兴新风貌,助力英德麻竹笋百亿产
  • 09-07
  • 深入企业调研,了解特色产业发展
  • 深入企业调研,了解特色产业发展
  • 为深入了解英德市西牛镇麻竹笋产业发展和农产品电商发展情况,2023年8月28日广东青年大学生“百千万工程”突击队——广东建设职业技术
  • 0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