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深入了解红旗渠精神“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内涵,8月15日下午,郑州大学“一渠绕青山,精神天下传”红旗渠精神宣讲队来到林州,和林州市大学生联盟举行座谈会,深刻探讨红旗渠精神在当代的价值与内涵。走进红旗渠景区和红旗渠精神纪念馆进行参观学习,并将学习到的理论知识融入实践,在当地开展了一系列的红旗渠精神志愿宣讲活动。
郑州大学“一渠绕青山,精神天下传”红旗渠精神宣讲队来到林州,为进一步提升实践实效,共青团林州市委在863科技产业园综合楼会议室组织大学生联盟召开座谈会,大学生联盟各部门负责人及郑州大学红旗渠精神宣讲队参加会议。
实践队成员分别做了自我介绍,实践队队长易奕,对此次社会实践的相关情况进行介绍。大家纷纷表示,林州市大学生联盟在志愿服务、社会实践等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林州钟灵毓秀、人杰地灵,红旗渠精神更是一部鲜活历史教材,在新时代愈加闪耀出彩,我们会以此次社会实践为契机,认真感悟学习红旗渠精神,扎实开展好实践调研,同时从多角度、多视野推介林州,宣传红旗渠精神。
随后,红旗渠精神宣讲队到红旗渠景区进行实地考察,我们近距离看到了被称为世界水利第八大奇迹的红旗渠,深刻感受到当时修渠人的艰辛与不易,体会到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精神内涵,激发我们当代大学生热爱祖国,奉献人民的精神热情。
红旗渠精神宣讲队员和当地村民聊天,询问他们父辈的修渠事迹
和以前在网上查找资料相比,实践队从当地人口中得到了对红旗渠精神更深刻的理解。询问的是一位老人,他在修渠时还只是一个小孩子,在正式修渠之前,县委书记杨贵已经尝试在各村修建小型水利工程,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老人所在的村,1956年秋天开始修建一些小型水利工程,1957年修成引水。1960年红旗渠动工,渠修到哪里水通到哪里,渠修到谁家,就可以浇谁家的地,大大激发了村民们修渠的激情,人人都期盼红旗渠早日修到自己家。
红旗渠精神宣讲队到红旗渠精神纪念馆参观学习
红旗渠纪念馆是一个收藏展示红旗渠历史,研究传承红旗渠精神的一座展馆,它讲述了上世纪六十年代的林县人民因为干旱缺水修渠的故事。纪念馆用珍藏两千多件珍贵的修渠文物和视频为我们展现了十万大军战太行的震撼场景,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让历史告诉未来,勿忘昨天的苦难辉煌。
红旗渠精神宣讲队在红旗渠景区进行义务宣讲
红旗渠精神宣讲队员这样讲到,红旗渠精神是林州人民在党的坚强领导下在修建红旗渠过程中创造的宝贵精神财富,是催人踔厉奋发的不竭动力。迈向新征程,传承红旗渠精神更有时代价值和现实意义。
通过实践队员的宣讲,希望更多的的人们可以学习红旗渠精神,传承红旗渠精神,在实践中践行红旗渠精神,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这样祖国的明天会更好。
这次的林州之行让实践队员们深入学习了红旗渠精神的内涵,感受到了党的伟大领导和人民的艰苦奋斗,并从中汲取了强大的精神动力。红旗渠精神是中华民族不可磨灭的历史记忆,是党和国家的宝贵精神财富,是党领导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的一面旗帜。从红旗渠精神中,我们可以感受到林县人不认输、不服输、敢于战天斗地的英雄气概。红旗渠精神在新时代会继续绽放璀璨光芒。
作为新时代传承人的我们决心继续宣讲,把红旗渠精神讲给同学、讲给家人、讲给社区,讲在八街九陌,讲到田间地头。将红旗渠精神永远传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