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校园,走向群众

——南京工程学院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青春里,心向党”六合团队
为深刻理解党“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青春里,心向党”六合区暑期实践团队的学生党员们于7月1日至7月5日前往六合区进行了调研。
此次他们实地走访了竹镇大泉村,了解了当地相关新时代产业的状况。
走访大泉村镇 见证时代产业
此外,在竹镇大泉村,学生党员们对新时代产业有了一定了解。大泉村共有26个自然组,农业人口4500人左右,土地总面积17411.60亩:其中建设用地2950.10亩,灌溉水田5999.10亩,合同承包面积5236.83亩。居民1350户,农民人均纯收入6600元,集体经济收入近150万元可以说是农业大村。作为竹镇镇乡村振兴先行区,政府带领村民改进农业提高农产品质量,发展稻田文化、茶叶文化。在服务业上,当地村名秉着自愿的原则大力发展民宿产业,使得当地的服务业也得到了发展。可以说在如今的时代背景下,大泉村的发展状况良好。
但,即使大泉村的发展让人看到希望,它还是存在着农村青年劳动力不足,交通不便等问题,要想进一步发展,这些问题也是势必要解决的,为此,我们的学生党员们也是针对各项问题,想到了一些建议。
绘制走访地图 记录珍贵回忆
在活动收官之际,学生党员们绘制了此行的地图,他们将走访的遗址等绘于地图之上,以象征性的物件的照片代表遗址,记录下了这一路的回忆。小小的一张地图,浓缩了一路的所见。
历史只会眷顾坚定者、奋进者、搏击者,而不会等待犹豫者、懈怠者、畏难者,通过这次走访,学生党员们走访了大泉村,见证了当下农村的发展;他们迈出了走向社会,走向群众的一步,提升了自身的思想认识与社会阅历,他们将带着此行的收货
 
 
时间:2023-08-31 作者:李苏云 来源:大学生联盟网 关注:
社会实践推荐
  • 乡村振兴促进团新闻稿
  • 近日,我们公司收到了一份来自大学生乡村振兴促进团的新闻稿。该团队由本地大学生组成,他们深入乡村,积极投身社会实践,为乡村发展注
  • 0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