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联盟网,大学生社会实践投稿平台

青衿之志敬英魂,红色基因永传承——赴南京雨花台烈士陵园三下乡实践团队纪实

为响应高校大学生 “三下乡” 社会实践号召,深化红色文化教育,培育青年家国情怀,滁州学院 赴南京雨花台烈士陵园实践小分队的成员们于 2025 年 6 月 20 日至 27 日赴南京雨花台烈士陵园开展暑期实践活动。队员们通过实地调研、史料学习、志愿讲解等形式,在革命圣地中感悟信仰力量,以青春行动续写红色篇章。

前期筹备:筑牢实践根基

实践队提前一个月启动筹备工作,通过研读《雨花台烈士史料汇编》、观看专题纪录片《血色丰碑》,系统梳理雨花英烈生平事迹与精神内涵。团队与陵园管理处建立联系,制定 “史料整理 — 场馆研学 — 志愿服务 — 红色宣讲” 四位一体实践方案,并开展讲解员礼仪与史实培训,为活动顺利开展奠定基础。

红色足迹:雨花石上刻忠魂

党的生日及至,滁州学院赴南京雨花台烈士陵园实践小分队的成员们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踏入南京雨花台烈士陵园。高耸的烈士纪念碑前,团队成员肃立默哀,向为民族独立与人民解放献出生命的英烈致以最深切的缅怀。

队员合影

在庄严肃穆的烈士纪念馆内,一件件泛黄的遗物无声诉说着信仰的力量。“这封绝笔信是邓中夏烈士就义前所写,‘一个人不怕短命而死,只怕死得不是时候,不是地方。’字字千钧,穿透时空。” 讲解员李老师深情讲述。团队成员久久驻足于恽代英烈士“已摈忧患寻常事,留得豪情作楚囚”的诗句前,深刻体悟革命者视死如归的浩然正气。纪念馆一角,象征烈士丁香的丁香树静静伫立,其丈夫乐于泓“情眷眷,唯将不息斗争”的誓言,让成员们红了眼眶。

志愿服务:传递红色火种

实践尾声,团队成员在烈士纪念馆开展志愿讲解服务,为游客讲述《七根火柴》《最后的党费》等英烈故事。队员们创新采用 “情景演绎 + 互动问答” 形式,在烈士就义群雕前重现 “丁香夫妇” 的爱情与信仰,吸引众多游客驻足聆听。

“小朋友知道这位叔叔为什么戴着镣铐吗?” 队员小艾蹲身向参观的小学生们讲述雨花英烈事迹。实践期间,团队累计服务游客超 2000 人次,用青春之声让红色精神 “声” 入人心。

成果转化:赋能青年成长

站在‘七一’这个特殊节点回望雨花台,英烈们用生命写下的誓言,正是对‘未来属于青年,希望寄予青年’最深刻的注解,”钟同学感慨。

此次三下乡活动,不仅让青年学子在红色殿堂中接受精神洗礼,更以实践行动激活了革命文物的当代价值。正如团队在实践日志中所写:“雨花台的每一块石子都镌刻着信仰,我们要做红色基因的忠实传承者,让英烈精神在新时代绽放光芒。” 未来,“星火传承” 实践队将持续开展红色文化宣讲,让青春在为祖国、为人民的奉献中焕发出绚丽光彩。

 

作者:大学生联盟网 来源:大学生联盟网
发布时间:2025-07-07 阅读:
大学新闻推荐
  • 忆史馆溯乡土根脉,聆治沙人言筑绿屏障——“沙退绿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