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行动,共筑未来
垃圾分类始于心,青山绿水践于行。为了普及垃圾分类知识,提高社区居民的环保意识,助力美丽江苏的建设,泰州学院教育科学学院“见‘圾’行事,分‘投’行动”垃圾分类专项暑期社会实践团队自2024年7月1日起,在江苏省盐城市开展了一系列垃圾分类与宣传宣讲活动,在实践过程中团队成员不仅与居民们一起探索垃圾分类的奥秘,还有了自己的一些感悟。
感悟一
垃圾分类从来都不是一件小事,我国很多城市都将面临"垃圾围城"这样一个非常严峻的问题,而垃圾分类是解决垃圾围城问题的重要环节和关键领域,它影响着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在江苏省盐城市益西社区的垃圾分类社会实践活动中,我深刻地认识到垃圾分类的重要性,以及它对环境保护和资源回收的积极影响。在活动中,我也学习到了不同垃圾的分类标准和处理方法,这些知识在日常生活中非常实用。除此之外,我们还向社区居民科普垃圾分类的知识,与社区居民一起参与垃圾分类,让我感受到了社区的凝聚力和每个人的责任感。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为了保护好我们的绿色家园,让我们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把垃圾分类变成每一个人的自觉行动,低碳生活,从我做起!
感悟二
在江苏省盐城市益西社区开展的垃圾分类实践活动中,我有幸参与并见证了居民们环保意识的显著提升和社区凝聚力的增强。这次活动让我认识到,垃圾分类不仅是一项环保行动,更是一种社会责任和文明习惯。 最初,面对垃圾分类的复杂性,许多居民感到困惑和不解。然而,随着活动的深入,居民们逐渐从被动接受到主动参与,从单一的分类到全面的环保行动。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 大家学会了如何将垃圾分为可回收物、有害垃圾、湿垃圾和干垃圾等类别。这不仅提高了居民们的环保知识,也增强了他们对环境保护的参与感和责任感。
通过这次实践活动,我深刻感受到,垃圾分类是一项系统工程,它需要每个人的参与和努力。每个人都是环保行动的主体,我们的每一份努力都是对环境的呵护。只有大家齐心协力,才能有效减少垃圾的产生,提高资源的利用率,从而为我们的家园带来更多的绿色和健康。
垃圾分类的实践让我明白,环保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而是需要落实到日常生活中的具体行动。它需要我们从点滴做起,从自我做起,从现在做起。通过我们的共同努力,我们能够为子孙后代留下一个更加绿色、健康的地球。
感悟三
在江苏省盐城市的益西社区的实地调查中我们可以看出垃圾分类活动已经引起了人们的注意。社区居民都在为能创建一个更加清洁绿色的居住环境而共同努力。我们也知道垃圾分类活动对于公民尤其是青少年的环保教育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我们向每一位居民分发传单,解答疑惑,也举办了宣讲会向社区儿童普及垃圾分类的重要性。我们穿梭在社区的每一个角落,用笔记本记录下每一句话,用心去感受每一份期待,收集着居民们对于垃圾分类的看法和建议。随着活动的深入,我们开始亲自动手,参与到垃圾分类的实际操作中。此次实践活动让我对环保有了更深的认识,也让我意识到垃圾分类不是一个人的战斗,而是需要我们每一个人共同努力的事业。在未来的绿色征途上,我们将继续为垃圾分类工作贡献出一份力量,让这份美丽的事业绽放出更加绚丽的光彩。
作者:周轶、郑依琳、茅源蔚 来源:泰州学院教育科学学院“见‘圾’行事,分‘投’行动”垃圾分类专项暑期社会实践团队
发布时间:2024-07-23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