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来到世上,都是匆匆过客。然而,在我们的一生中,总有一些人、一些事值得去感怀。对我来说,那些捐助过我的人,我会永生难忘。
我的家庭并不富裕,虽然日子过得紧巴巴的,但是一家人生活在一起依旧其乐融融。然而,这种幸福的日子却永远停留在我六岁那年。那一年,对于别的家庭来说或许只是一段普通的岁月。但对于我来说,就像是有一个响雷突然在原本平静的生活里轰鸣,使正享受于快乐童年的我被伤的措手不及。就是在那一年,
爸爸妈妈的婚姻突生变故,这使得原本就节衣缩食的日子变得更加清苦。我不知道,为什么母亲竟然舍得狠心将年幼的我与姐姐抛下,忍心将生活的重担全部交给一个陪伴她共度了几十年生活的父亲身上。
自那以后,原本就贫穷的家庭变得更加支离破碎。可怜的父亲在挑起家里的重担之时还要对十二岁的姐姐和六岁的我强颜欢笑。爱人离弃,负债累累,上有老下有小......人生道路上所有的苦痛怕也是都让父亲尝尽了。而就在我们越清贫时,那些善良的人们所献出的爱心对于我们来说就愈加显得弥足珍贵。后来读小学的日子里,家里的很多亲戚都会给我家“特别照顾”,有送衣服的,有送菜的,也有节日里送糖果的......“受捐”大概就是从那时候开始的吧。渐渐地,姐姐初中毕业。尽管父亲年岁已大,又没有文化,只能从事体力活,但通过这些年父亲的辛苦劳作,家里的债务已经偿还的差不多了,父亲肩上的担子也轻了很多。然而,这并不能使父亲完全放松,因为我还在读书,家里还有个年过八十的奶奶。
日子就这样不紧不慢的过着,我也升入了中学。在这几年里,因为家庭贫困,老师在了解了我家里的情况后,给了我“国家贫困助学金”的名额,这使我初中学业完成的很顺利。再加上享受到了党的低保政策,我家每年可以获得上千元的补助。家里的生活条件也好了很多,这使得劳累体弱的父亲总算得以舒一口气,年迈的奶奶看到有这些补助,即使是没有文化,没有受过党的先进思想的熏陶,也连连夸道“现在共产党的政策真是好”!感谢党惠民政策的实行,使我家的情况得到了有效的改善,使得贫穷的家庭得以在党的光辉政策的照耀下看到了未来美好生活的希望。
在父亲坚持“读书才有出息”的观念下,我得以走上了一条跟同村孩子不一样的人生道路,那就是继续读高中考大学。为了不辜负父亲的期望,在高中阶段,我一直刻苦学习,只期盼能考出一个优异的成绩来回报一直为这个家庭无私奉献的男人。尽管我每天没日没夜的学习,在高考成绩公布的那一天,我明白,这次考试还是失败了。我绝望的心情被父亲看在眼里,他没有责备我,在关乎人生未来的选择上,父亲让我自己做决定:是复读还是读大学。后来我选择了一所民办高校,填志愿那一天,看到学费的那一刻时,我打起了退堂鼓。这时候,高三班主任鼓励我说:“不要因为学费就改变自己的决定,路是靠自己走好的”。感谢老师这些年来对我的关照,在高中毕业后不久,在我所在的市有“宗教界资助大学生”的名额,班主任考虑到了我读书所需的巨额学费,就将我的情况向那边反映,后来在此次活动中,我受捐得到了此次宗教界爱心善款两千元。得到了这些善款,我深深感受到了自己肩上所背负的责任,我深知读书不应当只为自己而读书,生活也不应当只顾自己享乐。
怀揣着对社会的感恩以及对大学的向往之情,我如愿踏入了大学的大门。在这里,我不仅体会到了大学环境的舒适与自由,更深深体会到了老师的可亲可近与同学的友爱。在大学,贫困助学金高达四千元,足见国家对人才培养的重视。考虑到自己的家庭条件,我申请参与了此次评选,并且获得了同学的支持,再次获得了此次补助。获得了这次助学金,我不会因此而感到沾沾自喜,当然,也不会因为贫穷而感到羞愧,我要珍惜自己来之不易的求学机会,使自己在有限的学习时间里学习无限的知识。
如今,我还能在大学里学习专业知识,与同学们共同享受大学生活,这与国家的政策以及社会各界爱心人士息息相关。正是享受到国家实行的“大学生无息助学贷款”的政策以及社会爱心人士对大学生的捐助,才使得我的学业得以继续,我的家庭也不必被我的学业而拖垮。学习与成长的路途漫漫,细数岁月,感谢那些无私善良的爱心人士,为我、为千千万万个跟我一样受捐过的少年铺平了前进的道路,让我们感受到了这个社会的爱与温暖。需要感谢的,还有我们的国家,为了使我们脱离贫穷,国家实行了一项又一项惠民利民的政策,使得更多的贫穷家庭得以奔向小康。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会努力学习专业知识,提高自身素质。不能让社会爱心人士失望,不能辜负国家对贫困学生的扶持。将来,我会在自己的岗位上坚守职责,也会像那些社会爱心人士一样,关心他人的疾苦,奉献自己的爱心,将无私奉献的精神不断传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