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联盟网,大学生社会实践投稿平台

运河流韵听古音,匠心织梦传新声

  7月15日至23日,苏州大学“运脉传薪”实践团队以“传承千年文脉,探索文化共生”为主题,深入枫桥、宝带桥、平江路等地,通过实地走访、非遗传承人访谈和游客问卷调查等方式,探寻苏州运河文化的历史演变、手工艺传承与产业现状。
  
  图1团队在宝带桥合影
  
  溯源运河文脉:在历史中触摸千年心跳
  
  团队走进苏州大运河遗产展示馆、枫桥、虎丘山、宝带桥等地,系统梳理了大运河作为“活态文化遗产”的历史脉络。
  
  在平江路,团队通过游客问卷、老居民深度访谈等形式,挖掘平江路作为“运河十景”之一的文化密码,探寻千年水道与江南文脉的共生故事。
  
  图2团队成员采访平江路老居民
  
  图3团队成员给平江路摊主发放调查问卷
  
  图4团队成员给平江路游客发放调查问卷
  
  雕琢时光之美:在指尖传承非遗温度
  
  实践团走进竺坞山房,怀着热忱与期待,向徐老师虚心求教雕刻技艺,感受雕刻艺术的精妙。
  
  图5团队成员学习雕刻
  
  图6跟随徐老师前往砚石生产地
  
  此外,团队还探访了苏州刺绣研究所,观摩双面绣“猫戏蝶”的针法奥秘;在吴文化博物馆,通过AR技术“触摸”宋代丝绸纹样;黎里古镇的油纸伞工坊里,聆听竹骨与宣纸的碰撞声。
  
  对话文化新声:在产业中探寻传承路径
  
  “我是用通俗的、幽默的、风趣的方式,边讲边演,讲一段演一段,这样吸引大家来了解我们的昆曲。”实践团有幸在伏羲昆曲馆采访到知名昆曲艺术家吕成芳老师。吕老师热情分享了自己与昆曲结缘的故事,以及昆曲传承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图7实践团采访吕成芳老师
  
  此次实践不仅是对一段历史的回望,更是青年一代以实践回应“文化自信”的有力尝试。未来,团队将继续以脚步丈量文化,以热忱点燃传承,为“活化”运河文化注入青春力量。
来源:苏州大学运脉传薪实践团
发布时间:2025-09-08 阅读:
    扫一扫 分享悦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