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联盟网,大学生社会实践投稿平台

传承小岗精神 助力乡村振兴

(一)小岗村的简介
小岗村位于安徽省凤阳县,是中国农村改革的发源地。1978年,18位小岗村农民冒着巨大风险,以“生死状”的形式秘密实行“大包干”(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打破了人民公社的集体经营模式,极大地解放了农村生产力,推动了中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进程。这一壮举被誉为“中国农村改革第一村”,并由此孕育了“敢闯敢试、敢为人先”的小岗精神。
(二)小岗精神的内涵
小岗精神的核心内涵可以概括为:改革创新,勇于突破旧体制束缚,探索适应生产力发展的新路径;求真务实,从实际出发,尊重农民意愿,以实践检验真理;艰苦奋斗,面对困难不退缩,依靠自身努力改变命运;团结协作,村民共同承担风险,共享改革成果,形成集体合力。小岗精神不仅是农村改革的象征,更是新时代乡村振兴的重要精神动力。
(三)弘扬小岗精神的必要性
在新时代乡村振兴背景下,小岗精神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可以推动产业融合,小岗村正探索一二三产融合发展,需要继续发扬“敢闯敢试”精神,创新农业经营模式,延伸产业链,提升附加值;可以激发内生动力,乡村振兴不能仅依赖外部支持,小岗精神鼓励农民主动参与,增强自我发展能力;可以促进可持续发展,面对农业现代化、数字化等新挑战,小岗精神为农村改革提供方法论,推动农业绿色转型和高质量发展。小岗精神不仅是历史的见证,更是未来的指引。在乡村振兴战略深入实施的今天,传承和弘扬小岗精神,对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实现共同富裕具有重要意义。
二、文献综述
(一)关于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现状的研究
国内学者普遍认为,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是构建现代乡村产业体系、实现乡村振兴的关键举措。现有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 内涵与模式研究
学者们指出,产业融合本质上是通过产业链延伸、产业功能拓展、技术渗透和制度创新,实现农业与农产品加工、休闲旅游、电子商务、文化创意等产业的交叉重组。常见的融合模式包括:“农业+加工”、“农业+旅游/康养”、“农业+互联网”等。
  • 动力机制与影响因素
研究认为,产业融合的动力主要来自市场需求升级、技术创新驱动、政策支持引导以及经营主体带动。其发展水平受到资源禀赋、基础设施、资本投入、人才储备、体制机制等多种因素的制约。
3.成效与挑战
大量研究肯定了产业融合在促进农民增收、优化农业结构、改善农村环境等方面的积极作用。但同时,也普遍指出当前融合层次浅、同质化竞争严重、新型经营主体带动力不足、要素保障不充分、利益联结机制不紧密等问题依然突出。这些研究为本实践观察小岗村产业融合的现状、分析其模式特点、成效及存在问题提供了重要的分析框架。
 
来源:南京财经大学红山学院的岗上星辉
发布时间:2025-09-05 阅读:
    扫一扫 分享悦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