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联盟网,大学生社会实践投稿平台

寻访运河无声誓言,解码岁月深藏忠诚

   为深入挖掘大运河文化带的红色基因,传承不朽革命精神,近日,南京财经大学新闻与文化传播学院“古运新声”大运河口述史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奔赴江苏宿迁来龙镇,开展了一场跨越时空的青春对话。队员们通过寻访亲历战争的革命前辈,聆听运河畔永不褪色的红色故事,深刻感悟忠诚与信仰的力量。
  死而复生,续写光荣:赵爷爷的改名誓言
  在来龙社区,团队见到了96岁高龄的赵光荣老人。岁月的沧桑刻在他的脸庞,但眼神依旧坚毅。当采访同学拿出一份历史资料,轻声询问“赵华美”这一名字时,老人的手指缓缓划过纸张,思绪瞬间回到了那个炮火连天的年代——这正是他曾经的名字。老人在战斗中身负重伤,生命垂危,甚至被误报牺牲。然而,凭借顽强的意志,他从鬼门关挣扎回来。重生之后,他毅然将名字改为“光荣”,寓意着将以余生的全部热忱,继续履行对党、对人民的光荣使命。一个新名字,是一段“死而复生”传奇的终点,更是一生践行誓言的起点。老人珍藏的荣誉勋章,无声地诉说着那段用生命铸就的辉煌。
  隐秘战线,双倍忠诚:徐奶奶的无言守望
  同样在运河之滨,团队记录下了徐秀英老人的传奇人生。16岁时,她从徐州迁至宿迁,便毅然投身地下工作,将最美好的青春年华献给了隐蔽战线。面对学子们“最难忘的事”的提问,老人平静地回忆:“组织需要什么我就做什么,支援部队,做过鞋衣服,给他们送过饭……”在硝烟弥漫的岁月里,她曾默默为一支队伍准备简单的饭菜,后来才知晓其中一位用餐者是人民领袖毛泽东。最令人动容的伏笔埋藏多年直至建国后才揭晓:在一次党员会议上,她惊讶地发现,与自己朝夕相处、相濡以沫的丈夫,竟也是潜伏的同志。为了信仰与组织的纪律,这对最亲密的战友,将最大的秘密深埋心底,共同守护着同一份忠诚。这份历经考验、无需言说的忠诚,深深震撼了在场的每一位学子。
  行走的课堂:青春与历史的共鸣
  通过此次走访,实践团队的队员们仿佛触摸到了历史的脉搏。赵光荣老人改名重生的意志,徐秀英老人及其家人深藏功名的忠诚,不再是书本上冰冷的概念,而是变得有血有肉、可感可触。队员们认真记录、细心整理,用镜头与文字定格下这些珍贵的瞬间。
  这场发生在运河畔的青春对话,让年轻的学子们深刻认识到,今天的安宁富庶源自无数革命前辈的默默奉献与英勇牺牲。他们的红色基因,就蕴藏在这片土地的肌理之中,蕴藏在平凡而伟大的故事里。实践团队表示,他们将努力当好红色故事的讲述者和传承者,让这些永不褪色的记忆,通过青年的声音广泛传播,在新的时代继续绽放光芒,激励更多人坚定信仰、砥砺前行。
来源:南京财经大学新闻与文化传播学院古运新声实践团
发布时间:2025-08-27 阅读:
    扫一扫 分享悦读
三下乡推荐
  • 青春暖夕阳 温情伴耄耋
  • 为了弘扬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破浪先锋”实践团成员于2025年7月5日--2025年7月11日来到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祝舜路祝甸社区老年公寓开
  • 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