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牢记总书记对青年“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殷殷嘱托,青年学子们积极将习近平文化思想、生态文明思想的精髓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东北林业大学土木与交通学院“齐站凝志,‘砼’筑新程”实践队闻令而发,奔赴交通枢纽,扎根基层一线——他们活跃在齐齐哈尔南站周边社区,穿梭于项目建设现场与群众服务前沿,用专业知识丈量现代交通脉搏,以青春足迹回应时代召唤。为使这些贴近枢纽建设、服务区域发展的鲜活故事飞入寻常百姓家,“东林土木港”联合地方主流媒体平台,即将重磅推出2025年暑期“三下乡”鹤城特辑。让我们紧随镜头,一同见证青年学子在“交通动脉”旁奏响的青春乐章,在服务“国之大者”的坚实铁轨上落地生根!
指导老师
王云龙
团队成员
王菁交通运输2023-02
王旭冬交通运输2023-02
王学彬交通运输2023-04
魏子博交通工程2023-02
王子航交通工程2023-01
2025年7月21-23日,东北林业大学土木与交通学院“齐站凝志,砼筑新程”实践团队,在王云龙老师带领下,赴齐齐哈尔南站及周边开展为期三天的调研实践,践行着党的二十大精神与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
砼铸信仰|将支部党课开在服务群众第一现场 当王菁俯身操作QZ-42型铁路实名制快速验票机时,指纹采集区的蓝光映亮了他专注的脸庞。这台日均服务百余旅客的智能终端,此刻正成为最生动的教材——站区党员工程师现场解密生物识别技术如何织密“3秒核验、30秒制证”的服务网络,以科技温度化解群众“急难愁盼”。
这组被王菁用指尖点亮的蓝色界面,恰是“365温情驿站”为民初心的科技注脚:
►智能终端替代人工窗口长队,践行“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奔波”的庄严承诺
►指纹与摄像双模认证系统,筑牢“既保出行便捷、又守平安底线”的钢铁防线
“原以为智慧枢纽只是轨道与钢构,现在才懂方寸之间的民生细节最显匠心!”——王菁在设备日志上的留言,道出年轻交通人的认知跃升。
(王菁学习实名制终端操作)
轨映丹心|在钢铁动脉旁读懂绿色发展与红色初心 2025年7月21-23日,东北林业大学土木与交通学院“齐站凝志,‘砼’筑新程”实践队赴齐齐哈尔南站开展深度实践。在站区沙盘前,队员们通过立体模型与智能演示系统,沉浸式解析枢纽绿色基建密码:
▶站城共生实践:实测站前广场透水铺装率超80%,探究海绵城市系统在寒地枢纽的雨洪调蓄效能
▶生态修复样板:徒步丈量20公顷近自然林修复区,记录乡土树种在铁路生态廊道的固碳护坡功效
▶智慧运维革命:在调度中心解码北斗定位与BIM技术的协同应用,见证高铁运行图精准到秒的科技支撑
此次实践让队员们真切体会到科学管护对生态文明的滋养,深化了以专业所长助力交通强国建设的青春信念,也让大家明白绿色发展理念在实际中的重要性与实践路径。
(团队成员调研绿色基建技术)
该社会实践队代表本科生第六党支部在与齐齐哈尔南站的党建会晤中,聆听站区党员骨干讲述坚守故事,从春运通宵值守到帮扶特殊旅客,深深感受“心系群众、情牵旅途”的宗旨光芒,这对于队员们来说无疑是意义非凡的党课!
(队员们正在进行党课教育)
轨上初心·砼筑非凡|四镜全景解码鹤城枢纽实践 在党的二十大精神标语辉映下(图1),王菁与队员们于齐齐哈尔南站开启移动党课——站区党员以D6984次列车调度指令为教材,诠释"人民铁路为人民"如何从政治宣言转化为G782高铁1分钟精准到发的实践伟力。当王菁躬身问询台前,"Service"的三角标识在他指尖化为日均应答200+需求的智慧终端,其背后的手语翻译系统与痛点数据库,恰是"民有所呼、我有所应"的微观呈现。而魏子博镜头定格的紫衣奶奶微笑,在长城浮雕前凝铸成生动注脚:30%语速缓释的"慢半拍服务"标准与绿衣乘客自发助行的善意涟漪,共浇筑起"砼筑新程"的精神基座!
(四镜图)
此次实践让队员们悟透“立足岗亭、服务出行”的红色初心,认为这是青年应汲取的养分。作为东北林业大学交通学子,他们立志奉献,愿为交通强国建设贡献属于他们的青春智慧与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