傍晚,莲厝村广场上,闽南理工学院教育学院“院长妈妈有约”社会实践支教队的队员们带领数十名村民和孩子做肩颈保健操,舒缓的音乐伴着整齐的口号,为村庄增添了活力。这是该校支教队在莲厝点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时,结合村民需求推出的特色教学活动,在传授知识之余,将健康关怀融入日常。
“去年当队员时,认为支教就是给孩子上课、教知识,重心在课堂。今年当队长,带老人练操后才明白,支教不止是教知识,更是连人心。支教不该是外来者的短暂停留,而要像“心莲心”那样扎根村里,关注老人需求与感受,和村子拧成一股绳。这种温暖全村的温度,让支教意义不止于输出,更在于联结——留下知识,更留下被惦记的温暖,这比任何一堂课都长久。”起初很难,老人不愿参与,怕学不会;语言不通,沟通困难。但从他们偷学动作的样子,能看出他们想试试。我们让本地队员教闽南话,学着用方言沟通、递扇子,让老人知道我们真心想帮他们活动。队员们还主动拉老人加入,说动作简单不费劲。有人带头后,参与的老人越来越多,现在每天傍晚都自己结伴来。看到他们的笑脸,觉得当初学方言、主动邀请都很值得。”莲厝点队长林靖茹说。
练习肩颈保健操是莲厝支教队在暑期社会实践期间推出的特色活动,旨在帮助村民缓解农忙劳作带来的身体疲劳,培养孩子们正确的健康习惯。这几天傍晚的广场成了村里的“健康加油站”,孩子们围着比赛谁的动作标准,老人互相提醒,支教队员们则忙着给大家拍视频,记忆动作难点。
有不少村民表示,这是第一次接触到专门针对肩颈健康的保健操,学会之后在平时在家里也能练,大学生们能将保健操教的这么生动有趣很厉害,耐心指导也让他们感到十分温暖。
“起初,部分需要抬手、转头的动作,对我来说有些吃力,担心会扭伤。但年轻人很有耐心,循序渐进地指导,让我慢慢尝试,后来动作也就流畅了。”村民在做肩颈保健操之后说。
这场五禽戏与肩颈保健操主题活动,不仅让大家学到了实用的健康知识,更在互动中拉近了支教队与村民、孩子们的距离,让这个夏日多了一份活力。未来,闽南理工学院“院长妈妈有约”社会实践支教队还将继续观察大家的需求,用更多贴心行动,让暑期支教不仅有知识的传递,更有健康与温暖的延续。

图为支教队员带领村民做操,宋诗雯供图

图为采访支教点队长,宋诗雯供图

图为支教队员采访村民,宋诗雯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