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联盟网,大学生社会实践投稿平台

东北林业大学2025暑期“三下乡”|“‘砼’夯基石,‘齐’绘坦途”团队:“砼”筑乡村根基,“齐”力振兴坦途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落实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论述,引导青年学生在社会实践中接受教育、增长才干、作出贡献,同时紧扣将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作为新时代新征程 “三农” 工作总抓手的要求,助力农业农村现代化与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东北林业大学土木与交通学院 “‘砼’夯基石,‘齐’绘坦途” 社会实践团队,在管峰老师的带领下前往齐齐哈尔市泰来县展开此次社会实践活动。此次活动中,泰来县人民政府给予大力支持。泰来县副县长黄英来高度重视本次活动,从统筹协调到资源调配提供了多方支持。张宪明副局长亲自带队,凭借丰富的基层工作经验,通过走访调研、宣讲座谈等系列活动,引领团队与县民深入交流,确保活动精准对接群众需求,切实活动落地生效。
探查提升基建兴村值
实践团队追随习总书记在齐齐哈尔的脚步,联合中国一重、哈尔滨音乐学院深化党建联建机制,以红色纽带串联产研艺协同,让党建联建的活力在三方合作中释放。在参观中国一重的机械生产车间时,团队成员近距离感受到“大国重器”的硬核实力与“工匠精神”的深刻内涵,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创新是引领发展的刻着“中国制造”印记的重型装备,深刻体悟“大国重器” 背后的硬核实力 —— 从打破国外技术垄断的轧机装备到支撑重大工程的高端铸锻件,这些不仅是中国基建跻身世界前列的鲜活注脚,更暗藏着赋能乡村振兴的密码。回溯中国一重从“工业救国”到“科技强国”的跨越历程,三方以党建联建为纽带,在红色基因的共鸣中凝聚共识:党建引领下的产研融合、艺工协同,正是激活创新动能的核心密码。团队尤为关注其如何将高端装备技术下沉至县域基建领域:比如为乡村水利工程定制的耐腐蚀泵阀、为特色农产品加工基地研发的智能化生产线,这些“大国重器”的“轻量化”应用,正是对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动乡村产业振兴,紧紧围绕发展现代农业”重要指示精神的生动实践。

随后,实践团队来到习总书记在中国一重的重要一站,深入重型机械生产车间,在轰鸣的机床与精密的装配线间,三方成员深刻触摸到“工匠精神”的千钧分量。从大型工程机械的模块化设计以适应山区道路运输,到农用机械与高标准农田建设的参数匹配,每一个细节的打磨都凝聚着“追求极致、久久为功”的匠心。此次调研让三方成员清晰了“大国重器”与“乡村振兴”的深层联动逻辑:在党建联建的引领下,以匠心精神淬炼科技精度,以国际视野拓展应用边界,将“大国重器”的硬核实力转化为乡村基建的“升级动能”,方能持续提升“基建兴村”的质量指标与效益指数,让科技强国的成果真正扎根乡土、惠及民生。
探访明晰基建民生基准值
实践团队跟着总书记考察基建的脚步,走进泰来县旧居民区,聚焦交通基建、道路建筑等领域,通过入户走访、问卷发放等方式开展调研,累计覆盖近30户居民,从道路、房屋、物流建设三个维度全面摸排当地基础设施现状。调研结果显示,居民对旧小区改造成果及基础设施建设整体满意度较高。近年来,泰来县持续发力乡村基础建设:村街道路平整宽敞,大幅提升出行便利性;物流体系高效畅通,满足居民多样化消费需求;道路施工标识规范,交通噪音影响得到有效管控,民生改善成效显著。

改造夯实建设质量基数值
实践团队接着前往旧小区管道及停车场改造施工现场,深入作业核心区域考察施工全流程,施工区域呈现出有序的作业态势。团队成员从基础土方开挖、管道安装敷设,到停车场场地平整及绿化带规划,进行系统性调研。 
调研中,团队成员与施工单位负责人、一线作业人员深度交流。施工方详细介绍工程进展、节点完成情况及后续部署,团队结合专业理论就“管道排水量与改造后绿化适配性”等技术方案提出疑问,施工人员逐一专业解答。通过系统梳理分析现场信息,为后续提出建设性解决方案奠定基础,助力改造工程高效推进,为乡村振兴注入基建动能。
历史长河奔涌向前,时代考题常答常新。党的二十大擘画了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民族复兴的宏伟蓝图,农村作为现代化建设的主战场,任务艰巨繁重。实践团队成员将铭记此次经历,在实践中深读“国情之书”“基层之书”“群众之书”,持续提升专业本领,以技术赋能基层发展,用实干答好乡村振兴的“时代考卷”。
 
来源:柯婉玲
发布时间:2025-08-16 阅读:
    扫一扫 分享悦读
三下乡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