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联盟网,大学生社会实践投稿平台

陕西工大实践团120 师旧址行:在红色印记中淬炼时代匠心

   
7 月 20 日,材料工程学院实践团“寻迹工业抗战 淬炼时代匠心”三下乡实践团踏上前往陕西富平 120 师誓师旧址的征程。在这片承载着厚重历史记忆的土地上,实践团成员们怀着崇敬与热忱,深入红色遗址,重温那段波澜壮阔、激昂奋进的抗战岁月,传承红色薪火,汲取奋进力量。

  走进八路军 120 师指挥部旧址,眼前简朴的陈设仿佛在无声地诉说着过往那段艰苦卓绝的抗战时光。斑驳的墙壁、简陋的桌椅,每一件物品都承载着历史的厚重,将那段岁月的艰苦与不易生动地展现出来。在这里,实践团成员们围坐在一起,分享着他们精心搜集到的抗战英雄事迹。一个个感人至深的故事,如同穿越时空的火种,瞬间点燃了大家内心的情感。从这些故事中,大家看到了英雄们在绝境中坚守信念、在危难时刻挺身而出、冲锋陷阵的壮举,他们用生命和热血捍卫着国家的尊严与民族的希望,让在场的每一位成员都深受触动,深刻体会到革命先辈们的伟大与不朽。


 随后,实践团成员王心怡和张鑫阳站到众人面前,重温誓词:“今天国难当头,为了共同对付日本帝国主义,我愿带头穿上灰衣服,戴上白帽徽。别看我们外表是白的,可心里是红的,永远是红的!” 这掷地有声的誓言,穿越时空,仿佛将大家带回了那个热血沸腾的年代,让每一位成员都感受到了先辈们坚定的信念与无畏的勇气。紧接着,实践团成员诵读了《论持久战》的节选。字里行间,蕴含着深刻的战略智慧与必胜信念,大家沉浸其中,对那段历史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也更真切地体会到抗战精神的丰富内涵,它不仅仅是一种抗争,更是一种坚韧不拔、百折不挠的民族精神。

 在参观和学习的过程中,成员们围坐在一起展开了热烈的讨论。讨论的照片定格了大家认真思考、交流感悟的瞬间。张鑫阳同学感慨道:“站在誓师旧址,仿佛能听到当年将士们的呐喊。” 他的话语道出了大家共同的心声。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是无数先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大家纷纷表示,要以先辈为榜样,将这份炽热的爱国情怀转化为干事创业的动力,在各自未来的岗位上践行初心使命,不负时代,不负韶华。最后,在富平纪念地开展的 “铭记历史” 主题签名活动将此次实践推向了高潮。学生们纷纷在写有 “铭记历史、珍爱和平、开创未来” 的横幅上签下自己的名字。这一个个名字,笔笔有力,不仅是对历史的铭记,更是对传承红色基因、肩负时代使命的郑重承诺,是青春与责任的宣言。

 此次在 120 师誓师旧址地,如同一场深刻的精神洗礼,让参与的学生们接受了一次全方位的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大家纷纷表示,将铭记历史,传承和弘扬革命精神,努力学习,奋勇拼搏,以实际行动践行先辈们的遗志,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在红色圣地的滋养下,他们将带着这份初心与使命,踏上新征程,书写属于新时代青年的壮丽篇章。
 
来源: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大学
发布时间:2025-08-07 阅读:
    扫一扫 分享悦读
三下乡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