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4日下午,江西财经大学井冈山VR科创团在邹俊老师的带领下,怀揣着对革命历史的敬畏与科技赋能红色文化的使命,专程拜访了革命先烈、红四军32团4连连长李清贤同志的外孙女罗清梅奶奶。这位既是红色血脉传承者,又是茨坪村发展亲历者的老人,向师生们深情讲述了外祖父的壮烈事迹,分享了自身守护村史、参与家乡建设的历程,并对青年一代的成长与VR技术在红色教育中的应用提出了宝贵建议。
烽火忠魂永流传:追忆红四连长革命足迹
回忆起外祖父的革命历程时,罗奶奶的讲述将师生们带回了血与火的革命岁月。她的外祖父李清贤同志,是一位信念坚定的早期共产党员,1929年5月光荣入党。1927年10月,毛主席率部抵达茨坪,李清贤冲锋在前,积极组织村民热情迎接,并全身心投入革命,积极参与组建农会、领导分田运动,成为当地革命骨干。然而,革命征途充满艰险。1929年1月,他随军向赣南闽西转移,在遂川边界突遭国民党反动派肖家璧部袭击,英勇抵抗,壮烈牺牲。其弟李达昌冒死将其遗体运回安葬。令人痛心的是,艰苦岁月未留遗物,如今仅能在博物馆名录中找到姓名。同时,罗奶奶也简述了茨坪村在革命中的巨大牺牲:1927年300余人的村庄,在国民党“三光政策”摧残下,至1949年仅存百余人,青山绿水亦遭重创,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方经努力修复生态,土地全部贡献国家建设。
余热生辉践初心:呵护红色土地展新颜
作为红色热土的女儿和一名退休干部,罗奶奶深感传承历史的责任。她积极参与组织村民回忆、搜集史料,参与创建村史展览,并长期担任义务讲解员,用饱含深情的讲述,将茨坪村八百年历史鲜活地呈现给每一位来访者。她累计接待了4批外宾(2批老挝、2批越南)及众多来自全国各地的红色学者,成为传播井冈山精神、讲述茨坪故事的重要窗口。
罗奶奶更是茨坪村脱贫与发展历程的亲历者与建设者。她见证并参与了茨坪村的蜕变:六七十年代,她与乡亲们一起投身田园化改造和大规模植树造林,努力恢复被战火破坏的生态;九十年代,村民再次响应国家号召,将土地贡献出来支持建设;2009年,村庄房屋改造以提升居住条件。她特别提到党和国家长期对老区的关怀,包括物资援助、派遣知识青年和退伍军人支援建设等。村民也通过积极参与修建挹翠湖(人工湖)等工程,逐步实现“农转非”,解决温饱问题,生活水平稳步提高。村史馆不仅记录着光辉的过去,也成为了激励当下、展望未来的精神家园。
青春接力谱新章:用VR助力井冈文化 在访谈的最后,罗奶奶结合自身经历,对我们新时代大学生寄予厚望。她语重心长地指出,当代青年成长于“蜜糖罐”般的优越环境,更应深刻理解并自觉传承“坚定信念、艰苦奋斗”的井冈山精神,坚信党的领导,维护国家信誉。她回忆起1965年5月29日亲眼见到毛主席的激动时刻,以此勉励青年学子要珍惜时光,学好知识本领。她特别引用了毛主席那句铿锵有力的话语——“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是归根结底是你们的”,强调青年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极端重要性,鼓励大家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发展伟业。

作为村史展的资深讲解员,罗奶奶对科创团开发的“井冈山革命旧址VR导览系统”给予了高度评价。她认为系统讲解速度适中,内容丰富详实,具有很好的教育潜力。她提出了具体而中肯的建议:一是建议将VR导览系统引入村史展馆一楼进行播放,让更多前来参观的群众能够便捷地体验,扩大系统的覆盖面和影响力;二是表示愿意积极协助团队联系相关工作人员,共同加大对该系统的宣传推广力度,让更多的人通过这一科技窗口了解井冈山的光辉历史,亲身“来到”井冈山,从而更好地感悟和传承不朽的井冈山精神。
带着革命后人罗奶奶的深情嘱托和来自基层的宝贵建议,江西财经大学井冈山VR科创团将进一步完善项目,以青春智慧与创新科技,在传承红色基因、助力革命老区发展的道路上,奋力书写新时代的青春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