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联盟网,大学生社会实践投稿平台

丝路新脉连渝疆,青春聚力焕新光

丝路新脉连渝疆,青春聚力焕新光
  在“双碳”目标引领能源转型、西部大开发战略深化推进的时代背景下,能源安全与绿色发展成为国家发展全局的重要支撑。为洞察边疆能源建设实践、感悟能源协同战略意义,重庆师范大学“丝路青春·渝见哈密”社会实践服务团(外国语学院)在吴佳欣老师的带领下,奔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哈密市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开展三下乡实践活动。从换流站的“疆电奔赴”到电厂的“绿能探索”,团队以调研为笔、实践为墨,在巴里坤的能源热土上,书写青春与能源发展同频共振的时代篇章。
  观换流枢纽,悟能源协同之力
  踏入巴里坤换流站,“疆电入渝”的能源画卷在此铺陈。作为“疆电外送”的关键枢纽,这里承载着新疆资源优势向发展优势转化的使命。换流站党支部书记高新龙所言“每一度电的输送,都是两地人民心与心的联结”,深刻诠释能源协同的价值——在“双碳”目标指引下,新疆富集的能源正跨越山海,为全国电力保供注入“疆电动能”。
  团队成员佩戴安全帽走进主控室,跳动的数据、实时更新的输送曲线,让抽象的“电力跨区输送”具象化。交流与直流转换的精密操作,彰显能源传输的精准高效;踏入阀厅,巨型设备持续运转,生动演绎“疆电入渝”跨越千里的“能量奔赴”。从能源资源的“西赋东送”,到电力网络的“协同共振”,换流站之行让成员们直观感受国家能源战略布局的宏大,理解能源协同对区域协调发展、国家能源安全的关键支撑。
  访绿能电厂,探转型创新之路
  走进华润电力新疆重能开发电力有限公司,“疆电入渝”工程的实践深度持续拓展。讲解员迪丽努尔介绍,该项目作为“十四五”重大工程,以1420万千瓦风光火热储一体化规划,锚定能源绿色转型方向。在交流中,外国语学院服务团探寻传统能源企业的“转型密码”:从烧煤发电的生产模式,到节能站回收、水蒸气循环利用的“绿能实践”,每一项技术创新都彰显减碳决心。
  办公室主任、团委书记韩玉泽对发电流程与节能技术的讲解,让成员们触摸到能源转型的“实践温度”。传统能源企业不再是“高耗能”的标签,而是以技术创新为翼,向绿色、高效、循环的发展模式蜕变。从“黑色能源”到“绿色动能”的探索,团队成员见证新疆能源产业在“双碳”目标下的转型突围,理解能源企业在绿色发展浪潮中的责任与担当。
  能源连通山海,青春赋能未来。此次巴里坤之行,让外国语学院服务团在能源发展的生动实践中,读懂国家战略的深意、产业转型的韧性、绿色发展的决心。当青春与能源使命相遇,当实践与战略布局同频,我们有理由相信:新一代青年必将以行动续写能源发展新篇,让“疆电”之光,照亮绿色中国的前行之路,让青春之力,托举国家能源安全与转型的时代重任!
  来源:重庆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日期:2025年7月27日
  通讯员:贾嘉怡
作者:贾嘉怡 来源:重庆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语筑同心桥,言润中华情”服务团
发布时间:2025-07-27 阅读:
    扫一扫 分享悦读
三下乡推荐
  • 青年有志绘乡景,实干担当谱新章
  • 童梦深融党志,稚手编织未来
  • 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德政工程。中国始终将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
  • 07-27
  • “医”路友爱,志愿者活跃医院社区
  • “医”路友爱,志愿者活跃医院社区
  • 河南工业大学外语学院“三下乡”实践团队:健康护航队于6月、7月陆续进行了多项志愿活动。志愿地点包括眼科医院、中医文化节以及天津武
  • 07-27
  • 青春叩响能源脉搏 守志耕耘青年担当
  • 探疆电动脉联川渝,践青春课堂悟发展
  • 边疆筑梦青春行,石榴籽聚民族情
  • 边疆筑梦青春行,石榴籽聚民族情
  • 2025年7月,重庆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实践团赴新疆哈密市巴里坤县开展实践活动。在广东路社区“红领巾小课堂”,团队开设普通话推广课,
  • 07-27